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虹口区霍元甲精武会馆将重新开放 > 正文

虹口区霍元甲精武会馆将重新开放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坐落在虹口区四川北路的精武会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体育团体,也是运作得最为成功、持续时间最久、影响最深远的。当年的精武门今年已经迈入第102岁,意图重振百年精武雄风的精武会馆即将在2月底重新开放,霍元甲先生的半身塑像摆放在精武会大堂,而他将见证精武会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精武会馆2月底再度开放   1910年,晚清宣统年间,上海的空气里还残留着寒冬的清冷,42岁的天津武师霍元甲和徒弟刘振声一起来到上海。他留着长辫,灰土布短衣、布鞋,一副“北方土佬”的装束。此行霍元甲是受农劲荪、陈其美、陈铁笙和陈公哲等几位同盟会成员的聘请,南下挑战英国大力士奥皮音。   1911年,霍元甲在上海安顿下来,并创办了精武体操会。在霍元甲病逝之后,创办人之一陈公哲接过精武,正式改名为:精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的社会化运作由此开始,成立了董事会,设立部门分配工作,聘任教员;确定了会徽、会旗、服制——陈公哲不仅亲手绘制了会徽,还制定了精武会训和规范会员行为准则的“精武式”。精武会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体育团体,也是运作得最为成功、持续时间最久、影响最深远的。   翻开精武会那时的教练名单,那是一份聚集了民国武林大腕的名册:达摩剑赵连和、吴氏太极拳吴鉴泉、杨氏太极拳傅钟文、摔跤教练佟正义、螳螂拳宗师罗光玉、鹰爪拳宗师陈子正。自此开始,精武走上了一条博采众长之路,以聚集全国武术名家为目的,而不限于一家一派。日后,陈公哲在《精武会五十年》中表达了自己当年对精武的冀望:“发展于全民,乃至于国际性能。”   民国时期的武林,武师们行走在名流和社会底层之间。对下,有着威慑民间的作用,稳定治安;对上,他们出入城市里最顶尖的聚会,和齐白石、梅兰芳一样,是城市里的“角”和政客要人的座上宾。随着历史变迁,当年的精武在今年已经迈入第102岁,意图重振百年精武雄风的精武会馆即将在2月底重新开放。   武术本是中华民族“根性”   上世纪初前后,一批批武师像霍元甲这样离开生长和练拳的地方,来到上海闯荡搏世界。早霍元甲60年,另一个年轻武师马永贞从山东南下。据《上海体育史》记载,马永贞是第一个把查拳带到上海的人。这门创建于明代的功夫讲究“行如风,站如钉”。等到日后查拳名家杨鸿修在上海正式传播查拳,已是70年之后的事情。   在硬派武侠作家、电影《一代宗师》的编剧徐浩峰的眼里,清末民初甚至是中国武术最好的时代。那时候,一方面维新和革命的呼声从清庭的内外部一起发起冲击,大厦将倾,清朝政府对民间此起彼伏的革命组织、反清复明组织、打着体育旗号的革命组织、真正的体育组织,失去了判断和制约的能力,武林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发展空间,以至于武术流派前所未有地林立,不同风格的拳术、器械技艺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丰富。另一方面,梁启超、孙中山等有识之士意识到从宋代文武分流以来,中国人民族根性的变化,少了唐人的利落,多了纠缠。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民族性一定要文武合流。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武术前所未有地进入公众视线,人人向武,武术家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戊戌变法失败之后,缺少军队支持的梁启超捡了一条命,他大力提倡尚武精神,在《中华之武士道》这本书里列举了71种历史上的尚武典范,并告诉民众,这些就是尚武精神的所在,也是解救当世中国危难,振奋国民精神的良药。“若国人皆如此,何惧强人来袭,又怎会被人笑为‘不武之民族’!”   在时势的推动下,一个个武林名师主动投入时代的洪流,而不是像以前白胡子师傅所教导的,功夫不可轻易显露。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民国武术界也找到规模化发展的途径和影响深远的传播方式。首先,武术教育获得了法定的传播地位,从明清的地下走到地上。1915年4月,民国教育部颁布条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武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其次,一部分思想开明的武术家把自己的绝技影印成书籍,大方传播,比较著名的有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孙禄堂的《八卦拳学》、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以及姜容樵的《秘宗拳》、《青萍剑》等。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第三,众多名师在全国牵头成立了不下百家武术社团,每家旗下少则百人,多则千人、万人。当时政府甚至出台政策鼓励民间兴办体育会,可以享受和教育会同等的待遇。

1下一页

虹口区霍元甲精武会馆将重新开放

本地资讯提供的虹口区霍元甲精武会馆将重新开放来自网络,若虹口区霍元甲精武会馆将重新开放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