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上中学陆续建成100多个具备相当水准的实验室,涉及众多学科,除了数理化生,还有金融和音乐, 百多个实验室支撑创新教育
“黑板上看实验”、“作业本上做实验”这样的尴尬正在上海的中学里加快淡出。最新统计显示,沪上中学已陆续建成100多个具备相当水准的实验室,成为创新教育的有力支撑。
上海市市西中学,“开关的控制与电路设计”课就在新建的“自动控制实验室”里上,同学们利用这里的设备,试着设计学校的电路……上学期,这所中学还新建了“机器人实验室”、“能源实验室”、“化工技术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数学实验室”和“静模工作室”、 “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室”等,校长顾正卿说,这些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了基地。
转型升级
中学实验室,最早是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而设,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基本属于“验证型”——用直观的实验来验证课堂上讲授的抽象知识。进入新世纪以来,配合上海“二期课改”理念和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的设置,电脑、机器人、无菌接种技术等等“探索型”实验室出现在沪上中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兴趣爱好创造了条件,不少学校也因此发展出特色教学内容。而今,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质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实验室再次转型升级为“开发型”。
据统计,目前沪上中学的100多个实验室,涉及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机器人制作、地理、金融和音乐等众多学科。
实验室从 “教学验证型”到“办学特色探索型”再到“创新潜质开发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基础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进步。
这两年,七宝中学不断冒出”创新苗子“,与学校设立的“两院五中心”密切相关:学生科学研究院、学子人文书院和科技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体育教育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各具特色;其中学生科学研究院的实验中心,就有数理、生化、综合三大平台共16个实验室。校长仇忠海说:“我们整座学校就如同一个偌大的创新实验室,为每个学生提供着自主发展的空间。”
上海中学、复旦附中等聚焦学生的“志趣养成”,创造各种实验条件,不仅配备好仪器设备,更倡导同学提出探究性课题,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帮他们在实验探索中学会质疑、学会选择、学会坚持、学会合作。上海中学何星儒同学的“金鱼视网膜自身修复”,原野、刘文辉、史天泽、陈文朴同学的“大豆耐盐基因的预测与筛选”等一批创新成果,由此孕育而成。
新、特、实、扩
专家总结说,沪上中学的这些实验室,有着“新、特、实、扩”4大特点。
“新”,是瞄准科技前沿。同济一附中的“低碳创新平台”、上理工附中的“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都指向“未来科技”。
“特”,是讲究独特创意。上海财大附中的“金融实验室”和向明中学的“原创音乐实验室”,丰富了中学实验活动的内涵,拓展了外延。金融理论和应用,如今已与信息科技、数学、工程学等紧密结合,上财大附中针对新的发展趋势,选用能提供全球主要股票、外汇和期货市场实时行情的资讯软件系统,在实验室同步展现真实市场的动态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体验和探索。向明中学“数字音乐制作实验”,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互动和综合能力培养。
“实”,是注重动手实践。格致中学提出“让创新发生在每位师生身上”的愿景,他们的地理创新实验室努力让学生通过动手掌握“过程”、拥有“经历”。嘉定二中更以“勿离手”命名物理实验活动,可谓一语中的。
“扩”,则是借助校外资源。上海众多高校的科研和人文资源成为沪上中学创建新型实验室的依托。徐汇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晋元高中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合作都很成功;大团高中在上海市海洋局支持下,建成了全市第一个综合性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不少大学教授甚至院士,直接参与了中学实验室的规划设计。
1下一页
教育资讯提供的上海创新教育以新、特、实、扩4大特点支撑来自网络,若上海创新教育以新、特、实、扩4大特点支撑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