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教育资讯 > 2012年上海市财政性教育总投入将超700亿 > 正文

2012年上海市财政性教育总投入将超700亿

www.kooaoo.com教育资讯
  去年1月,时任市长韩正在上海召开“两会”时提出,2012年全市财政性教育总投入将超过700亿元。转眼一年,又逢“两会”,上海历史上最大手笔的教育投入是否到位?怎么花的?日前,市教委向市民和市长“交账”:实际投入超过700亿元,着力提升软件与内涵,彰显了以人为本教改新理念。   上海将 “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起点与落脚点。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居民、农民、“移民”向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流动的趋势,上海以常住人口为基数配置教育资源。去年1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竣工、还有80多所正在建设中。特别是组织了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等一批名优学校在郊区布点;46所优质初中和小学委托管理郊区学校;扶持“新优质”学校促每一所学校练好“内功”。包括50多万外来务工者子女在内的200万名中小学生,在沪享受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教育。5所市级老年大学分校布局,更多老龄市民“就近入学”。   教育转型“以人为本”,上海注重“软件”投入。在取得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全球第一名好成绩后,上海探索推出自己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体系,改变分数排名“指挥棒”,转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学生健康促进、医教结合、教育国际化等30多个课题得到推进,回应了公众关切。   办好优质高等教育。2012年上海纽约大学成立,今年将启动全球招生。紧锣密鼓筹建的上海科技大学,将引进两院院士担任导师,与国际科技前沿接轨,提高学生科研实力。“鲶鱼效应”带动,上海高校按不同类别分成几列纵队,高教资金进一步向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学生发展倾斜,适应未来需求的新专业不断成长,就读学生底气更足。   七百亿元,就是来破解大难点的   ——访市教卫党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薛明扬     记者:去年上海市财政性教育投入超过700亿元。老百姓很想知道,这么多钱拿来干了什么?   薛明扬:700亿元是市委、市政府对市民强烈的“学有所教”需求的回应和承诺。我们有责任用好这笔资金,破解教育大难题,为市民提供优质、多样和公平的教育。   记者:在家长口中,常说“有学上不难,上好学不易”,如何解决?   薛明扬:尽管上海教育水平总体较高、全国领先,但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上海教育投入不是“削峰填谷”,更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共同抬高底部,实现高位均衡。譬如我们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师资培训培养经费、教育信息化经费、教育国际化经费等。特别是加大了郊区和人口导入区的教育投入。   事实上,随着外来务工者的流入,以及中心城区市民向城市周边动迁,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必须纳入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我们以常住人口为基数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做到新城和大型居住区建设与配套学校建设同步,去年这部分新校占全上海新建学校的八成左右。   记者:“好学校”当然不仅限于校舍好,家长们更看重师资和教育质量。所以大家很关心如何让好的师资“动”起来,让优质教育资源成为“活水”?   薛明扬:市民喜欢的所谓“好学校”,比如一些传统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要在郊区落子布点。对于公办学校,教育部门在经费投入时对他们有支持郊区和新城建设的“附加”要求。我们布局了中心城区优质高中赴郊区新城办分校,组织了中心城区品牌学校赴郊区新城新建学校和幼儿园,或开展对口办学,或对郊区农村学校进行委托管理,让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流动和辐射。同时我们总结和推广了一批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而不是靠挑选生源、争抢排名、集聚资源的新优质学校发展的经验,努力在老百姓家门口办好每一所学校。   记者:百姓眼中,高等教育也有“校际差距”,这怎么看?   薛明扬: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不以均衡为目标,而必须重在特色发展、质量提高。沪上66所高校,过去是“一字纵队”排开,“论资排辈”,办学层次高的研究型大学似乎永远占着前几位。实际上,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不能搞“千校一面”,不能盲目攀比和同质化办学。上海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将它们分为985工程、211工程、老本科、新本科、高职高专等几列纵队,鼓励每一所大学成为各自纵队的“排头兵”,争创属于自己纵队的一流水平。因此,上海高教投入注重扶需、扶特、扶强,我们并不追求短期内办出世界一流的“超高层”大学,而更看重打好基础,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小高层”大学,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知识创新服务方面形成亮点、打出品牌。   记者:对于职业教育,不少家长有些“看不上眼”,症结何在?   薛明扬:我们应该倡导科学的人才观,职业技能人才也是上海的重要人才队伍。其实上海职业教育具有较高水平,每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上,上海获奖数都名列前茅。我们在职教投入上重在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符合社会和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上海着力于中高职教育“3+2”贯通,打通中职、高职之间原本存在的“断头路”,进而向其它类型的高校开出直通车、建起“立交桥”。中职学生毕业后还可以继续深造,进入高职、应用本科,直至专业研究生教育。   记者:如今,教育不止于传统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而要拓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上海在这方面有何投入、有何作为?   薛明扬:的确,一个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者,其学习过程应贯穿“从摇篮到拐杖”的一生。“终身教育”已逐渐变为“终身学习”,体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灌输到渗透的转变。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随着上海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加深,老年人群中正在出现学习热,甚至“择校热”。有些老人在老年大学不断“留级”不愿“毕业”。为此,我们在“东南西北”各方位新建了老年大学分校,完善了老年教育机构布局。我们还要继续建设高水平的区级老年大学,并带动社区老年学校发展。同时,上海还在探索在社会养老机构中加强学习功能建设,满足老龄人口日益旺盛的学习需求。

1下一页

2012年上海市财政性教育总投入将超700亿

教育资讯提供的2012年上海市财政性教育总投入将超700亿来自网络,若2012年上海市财政性教育总投入将超700亿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