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政策调控房价(资料图)
中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0分报道,昨天(16日),北京市宣布土地招拍挂制度重大调整:开发商拿地不再是“价高者得”,而是采用“综合条件最优者得”的综合评标方式,投标价格因素由过去的50分降低到25分。
北京市国土局新闻发言人曾赞荣解释说:主要采取招标的方式就不存在举牌的问题,价格因素占的比重只有1/4,25分,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资质、业绩、活动领域的情况,以前参与保障住房、政策住房建设的情况等等,综合评标。
除了采用“综合条件最优者得”的综合评标方式外,北京市还将试点 “限房价、竞地价”及“限地价、竞政策性住房面积”的土地竞买方式。这里说到的“两限、两竞”究竟是什么意思?
“限房价、竞地价"”意味着:在房价确定的情况下,开发商必须在衡量自身成本控制能力和可承受利润空间范围内,进行竞价。而“限地价、竞政策性住房面积”则意味着:在地块价格总价不变的时候,开发商依据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可减少的利润空间参与竞争,谁开发面积多给谁。这两项政策旨在保证合理房价范围内,对开发商的让利能力进行考核。
最新资料显示: 2010年一季度,北京土地交易额创纪录地达到486亿,比09年一季度的23亿高出20倍,也超过08年及09年的总和。不仅是总交易额,溢价率已经达到了120.08%,比09年的2%上涨了60倍,楼面均价相比09年上涨了3倍多。
北京市出炉的土地“招拍挂”新规将在多大程度上对市场产生影响?新一轮政府调控楼市的序幕是否即将拉开?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值班编辑昨晚采访了中国之声观察员马光远先生:
记者:您如何看待北京试点的这次土地出让制度的调整,这其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马光远:通过这个试点一方面为非理性的土地市场(价望)把地价回落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第二点就是让土地本身成为建造房子的东西,而不是成为炒作的东西,更不能成为投资的东西。稳定了地价以后,在评标方式上,一个是通过房价来决定地价,这样的话一方面把房价也控制住了,另一方面地价也控制住了。第二个是,为了保障房建设的进展,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采购指标来作为竞拍的一个依据,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抑制地价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个方向应该是很对的。
记者:包括这次北京的土地出让政策的调整以及之前二套房首付提高到50%,所有一系列政策能不能看作是政府新一轮更加严厉地调控楼市政策的序幕呢?
马光远:这个显而易见,如果我们从1998年开始算起,我把这一次的调控政策叫新的国四条,总共出来四条,应该来讲的话,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而且应该说,抓住了目前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目前的这个市场主要是投机过剩,从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差别化的土地政策,这三个重要举措来看的话,打击的对象都是非常明确的,而且力度是非常大的。二套房的首付提高到50%,应该是世界上都算最严厉的,而且还留有一个后手,如果你买三套或者三套房以上的要实行累进的政策。所以我觉得这一次应该说,中央通过这么四条的话,表明了自己十分明确的态度,也就是目前的房价是不正常的,中央有决心也有信心,也有弹药,也有举措让房价回到比较合理的水平。
记者:接下来如果效果相对来讲没有体现出来的话估计就像您说的还有弹药在后面。
马光远:应该是有很多的弹药,包括信贷政策可以进一步的收紧,包括我们看到在2009年降低商品房开发的资本金比例以后,这一个招还没用上,如果开发商认为自己不差钱仍然坚守一个高房价的话,那么意味着下一步把资本金的比例提高到35%,并不是没有可能。第二个对炒房行为直接出台暴利税或者用特别消费税的形式,对这些征收它的特别收益。
另据了解,昨天入市的房山区长阳镇6号居住用地首次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的挂牌方式,首批明确定位为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该项目销售限价为1.25万元,而周边同质商品房为1.5万元,低了17%。
“限房价、竞地价”类似于一种新的招标方式,目的就是要通过平抑地价,从而平抑房价。这个政策是继国务院出台的二套房首付五成之后又一重拳。虽然这是北京的地方政策,但在全国也有示范效应。现在,从土地这个根源上进行了限制,市场才能彻底地恢复健康。
1下一页
国内资讯提供的北京开发商拿地不再“价高者得” 专家称能抑房价来自网络,若北京开发商拿地不再“价高者得” 专家称能抑房价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国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