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 全国地铁安保升级 火灾和踩踏事件成为防范重点 > 正文

全国地铁安保升级 火灾和踩踏事件成为防范重点

www.kooaoo.com国内资讯

       “3·29”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发生后震惊全球,也给我国地铁安全防范敲响警钟。

  地铁交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手段,具有方便、快速、平稳、运输量大的优点。另外,电气化的动力设备还具有无污染、噪音低的好处。在世界各地现代化都市中,地铁交通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甚至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性设施。但是,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地铁交通也有安全防范的问题。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指出,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地铁可能会引发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

  权威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北京和上海的地铁日客流量都已接近或超过500万人次,广州地铁客流量在春节、国庆等高峰期也突破了300万人次。尤其是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即将举行,对地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应当进一步加强地铁安防力度。

  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之鉴

  受访专家分析认为,观察“3·29”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大致有四个教训:

  一是莫斯科地铁早高峰时段、政治敏感地段戒备较弱。

  爆炸发生地点分别是卢比扬卡站和文化公园站。卢比扬卡站位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建筑地下,距俄政府所在地克里姆林宫不远。而文化公园站位于高尔基公园附近,该处是莫斯科知名景点和市民主要文化活动场所。曾经考察过莫斯科地铁系统的专家分析说,莫斯科地铁爆炸地点都在国家政治敏感地区,政治指向明确,这提醒必须在地铁途经的敏感地区加强戒备,扩大信息收集。

  二是莫斯科地铁人流量极大,警力配备不足。

  在专家看来,莫斯科地铁安全的最大漏洞在于没有配备安检设施,只是针对形迹特别可疑的外国人进行抽检,面对巨大的客流量基本上是“放任自流”,没有可靠的安全保障。由此,为了确保地铁安全,最有效的方式还须选择“牺牲部分效率”,尤其在高峰时段执行“适当限制客流”的措施,以进行充分的安检。

  三是莫斯科地铁站设计存在缺陷。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深的地铁之一,乘客乘坐自动扶梯向下进站,觉得地下仿佛深不可测,一眼看不到底部,而且站内灯光幽暗,照明度不够。

  四是莫斯科地铁疏散能力较弱。

  莫斯科文化公园站只有一部自动扶梯,爆炸发生后,近千名急于离开的乘客因此受困,多人受伤,场面混乱。当然,莫斯科地铁应急处置效率高,在爆炸发生的第一时间,军警赶到现场,疏散人群。包括市长在内的负责人迅速发表公众讲话,稳定市民情绪。在死伤百人的情况下,没有将伤亡进一步扩大化,没有发生次生灾害,也没有发生拥挤踩踏事件,说明其处置能力较强。

  据了解,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提议,应尽快采取措施落实2009年联邦安全会议“反恐构想”提出的恐怖威胁分等级制度,向居民通告危险等级。国家反恐委员会和地方行动指挥部将有权在一个地区实施类似紧急状态的特别制度。

  俄紧急状况部计划扩大根据普京指示建立的危险等级通告系统,而且不仅要通告危险,还要引导避险途径,指导避险办法。有关信息将通过遍布大城市街道、车站、机场、地铁和商场的大屏幕,以及公交车闭路电视等终端放送。

  重点防范

  个人极端暴力行为和踩踏事件

  地铁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安防压力一直很大。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铁与轻轨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晓江介绍,至2009年底,中国内地地铁已达933公里。其中,最长的上海地铁已运行线路将近300公里。北京、上海及广州已进入轨道交通网络化。

  李晓江表示,截至2009年底,国家批准了2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目前中国内地正在建设轨道交通的线路总长是1400公里,将要开工的新轨道交通线路达2610公里。“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建设投入可能超过7000亿元。轨道交通的总资金投入,在“十二五”时期可能大于航空和水运,资金量仅次于铁路和高速公路。

  有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内地已有10个城市33条城市轨道线路开通,运营里程达933公里,有800多公里是过去10年间建成的。其中,北京的轨道线路将近250公里。

  目前,北京地铁3月份日均客运量达到436.4万人次,有3次日客运量超过490万人次;月运送乘客达到1.35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07%.;开行列车数量达到99752列。

  而上海地铁在3月26日客流再创新高,达到535.8万人次,相当于春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客流量的规模。这是上海地铁网络化运营新阶段以来第14次刷新客流纪录,距去年年底创客流纪录相隔4个月不到,净增8.5万人次。上海世博会开始后,地铁客流量将进一步增加。

  受访专家指出,目前在交通高峰时段,北京、上海地铁基本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给设施设备的稳定性带来挑战。在安保方面,目前对上海、北京地铁而言,由于全市外围层层设防,恐怖袭击概率毕竟较小,宜全力防范火灾和踩踏两大可能造成大范围影响的问题。

  像针对地铁的个人极端暴力行为就较难预防。特别要防范用汽油等易燃物引发火灾。

  比如,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一纵火者仅用几升汽油却造成近200人死亡,正是由于缺乏应急预案,本不应驶入已失火区段的列车继续驶入,造成悲剧。地铁火灾如果发生在隧道区间内,既难疏散也难排烟,短时间内就会导致乘客窒息。

  对于地铁防火,有关专家建议:一是加强安检,阻止易燃品进站;二是排查烟道、排风等设备,尽可能使用阻燃、无机材料,防止燃烧时毒烟扩散;三是加强应急演习,提升地铁员工应急素质。

  此外,由于地铁人流量巨大、空间狭小,一旦发生挤压踩踏事件,可能局面难以控制。对于防止地铁踩踏,受访专家建议加强安检,防范乘客携带锐器或其他可能引起混乱的物品;同时进一步细化各站人流行走路线,杜绝客流流向冲突的情况,做到进出站分流,全面在各站推广客流沿顺时针方向有序流动的方案;还要做好应急准备,增设巡查人员,对易引起骚乱的人员和因素及时控制。

1下一页

全国地铁安保升级 火灾和踩踏事件成为防范重点

国内资讯提供的全国地铁安保升级 火灾和踩踏事件成为防范重点来自网络,若全国地铁安保升级 火灾和踩踏事件成为防范重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国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