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 长江江豚半年接报30多头死亡数量迅速下降 > 正文

长江江豚半年接报30多头死亡数量迅速下降

www.kooaoo.com国内资讯
  一个“皮肤好”、一个“笑容好”,在长江的动物研究者眼中,长江仅有的鲸类有着两种美,“皮肤好”指的是已经功能性灭绝的白鳍豚,“笑容好”则是指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因为江豚上翘的嘴形配上小小的眼睛,看起来总是一副笑眯眯憨态可掬的样子。   如今皮肤好的白鳍豚早已功能性灭绝,多年来未见踪迹。而另一个笑容可掬的江豚,现在也步入白鳍豚的后尘,濒临灭绝的边缘。豚类学者预测,如果环境持续恶化,10~15年后江豚也将灭绝。   昨天中午,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队抵达上海,至此2012年长江全流域淡水豚考察已经完成三分之二的行程,此前从武汉至上海江段近1100公里的单程航行中,科考队目视观察组共发现长江江豚177头次,声学观察检测到江豚86头次。虽然流域中江豚的具体数量还没推算出来,但6年来江豚数量迅速下降已经是显著的事实。   半年接报30多头江豚死亡   长江江豚在地球上生存2500万年,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以食鱼、虾类为主。   如今,原来位居长江食物链顶端的江豚,已经不得不离开生长了千万年的故地,逐渐躲入长江的支流和湖域之中。因为在那里,通航的船舶数量更少一些,通航的大船更少些,在那些地方,江豚幼崽成活环境会好一些。   我国对江豚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江豚的迁地保护开始于1965年。1991年前的考察结果,估计当时的种群数量约为2700头。此前,2006年长江淡水豚曾进行过一次考察,当时科考推算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约为1800头,年下降速率超过5%,据此估算目前种群数量应该不足1400头。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极端气候、过度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江豚数量迅速下降。   在农业部组织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等机构,共同组织了此次“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考察的初步结果预计在12月中下旬公布,完整报告将在明年3月公布。   考察队认为,对于江豚生存为直接的影响是人类迅速扩张的活动。 “在武汉-上海江段的考察中,湖口-铜陵江段220公里的水域是目击江豚数量最多的区域,在湖口-安庆江段,我们一天发现了45头次江豚,是考察开始以来单天目击江豚最多的一次。” 此次科考队副总指挥、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王克雄解释说,湖口-铜陵江段是江豚传统的分布密集区,因为这儿没有通航的夹江、汊江、洲滩水域比较多,并且水深足够江豚活动。   “在武汉-上海江段,我们总共统计到作业渔船276次,航行中的货船3743次。” 特别是进入南京江段之后,航运异常繁忙,我们在镇江-江阴江段半小时内统计到的货船高达88 次。今年在这一江段我们只发现了13头次江豚,而在2006年则发现了40头次,数量下降非常明显,说明密集的航运对江豚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   在2012年前,每年都会接报20~30头江豚死亡,而今年上半年就已经接报30多头江豚死亡。就在上个月,长江岳阳段还发现一例江豚死亡,这头江豚被螺旋桨劈两半惨死。仅今年以来,洞庭湖就出现12头江豚死亡事件,鄱阳湖也有数头江豚死亡。   长江口只闻其声未见其影   此次考察中,王克雄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越往长江下游走,所见江豚的数量就越少。   这次考察中,观测江豚最多的一次共发现45头次江豚。考察队每天早晨7:30就开始观测,紧盯江面,到下午4:00才停止追踪。除了目测和随船拖拽100米的声学设施外,考察队还对江豚的主要食物鱼类资源、水质等进行考察。   在上海的长江口附近,这次声学系统测到了3头次江豚,2006年那次考察中,还曾目测观察到一头。同样的,在洞庭湖水域,2006年考察中还观测到150头左右,而时隔6年后,再回到这片水域,观测到的江豚还不到100头。   航运密集打断江豚巡游   数十年前,江豚在长江的成活率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他们与白鳍豚一样,在长江中没有自然的天敌,但船运的迅速发展,将它们的适应速度远远抛在了环境的变化速度之后。   “航运密集打断了江豚的一些长距离巡游,这样江豚间个体的交流就会变得很少。”王克雄介绍,在缺乏个体交流的环境中,一部分江豚群体相当于只能近亲结婚,这样对江豚的繁殖并不是好事情。   长江密集的航运,不仅会将江豚的集群打散,而且对刚出生的江豚是一种直接的威胁。   在豚类的世界中,发声系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工具,江豚用声呐辨别危险、猎物,也用不同频率的声音与同伴交流信息。江豚的发声系统就是相当于人的口眼鼻,特别是在浑浊的长江水中,江豚的声呐更显得重要。颇为麻烦的是,小江豚的发声频率更为接近轮船所发出的噪音频率,刚出生不谙世事的小江豚,可能还没来得及学会跟随父母游弋水面,腾跃江水露出标志性的笑容,就黯然离开刚刚结识的世界。   保护江豚就是保护人类   江豚作为长江生命系统的旗舰物种和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生物,其生存状况是评价长江生物多样性程度、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如果有一天长江不能支撑江豚的生存了,那么长江也会有一天不能再支撑人类的生存。”王克雄说,保护江豚就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按照学界的看法,一旦江豚的数量降至500头以下,这个种群就很难挽救。“未来的10~15年,是保护江豚的关键期。” WWF(中国)江豚项目官员张新桥说。   张新桥从2006年就参加淡水豚考察,当时寻找白鳍豚,最后失望而归。这次考察中,同样也有寻找白鳍豚这项任务。张新桥失望地表示,截至目前还没有能寻找到一头白鳍豚的踪影。“白鳍豚和江豚代表着长江的生态。”张新桥说,这两个处于食物链顶端物种生存状况,反映着长江生态的变化,“未来15年,江豚可能会成为第二个白鳍豚。”   当“好皮肤”和“好笑容”渐渐从长江中消失的时候,相信人类也会很快没有“好笑容”和“好皮肤”。   如何留住它的微笑   划出江豚保护区促使船舶限量限速   考察队表示,希望能推动建设航运的法规,特别是在保护区范围内合理限制航运的数量和船舶航行的速度。“如果有一条长期固定的航行线路,江豚会很快适应这样的环境。”王克雄表示,不过从目前的航运的法规中看,保护区与保护区外,并没有区别。   王克雄表示,根据国际国内的情况,从目前保护江河内淡水豚的案例来说,迁地保护是最为有效的措施,目前中国在天鹅洲保护区中实行这样的保护。“但是只有到万不得已,才会把它们养起来。”王克雄说,但就地保护江豚,对于保护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却有着更为重要和直接的作用。“江豚只是一个标志,最重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   即使如此,科考队对于江豚的未来也并不乐观,“江豚最后可能很难逃脱白鳍豚(功能性灭绝)这条道路。”   考察结束后,考察队将建议修订保护区功能调整。王克雄介绍,目前全国共有7个保护区,此后将会建议农业部对江豚集中的水域增设保护区。   缓解江豚生存压力捕杀者应担刑事责任   据介绍,农业部已经同意将原为二级保护动物的江豚申报国务院为一级保护动物。“成为一级保护动物后,对江豚的生存状况会有好的改善。”王克雄介绍,影响江豚生存状况的还有一些水域涉水工程,地方利益驱动下往往并不完全重视保护动物的需求,而如果江豚成为一级保护动物,这些涉水工程的建设就需要到更高级别政府机构申报,同时作为一级保护动物,一旦有人捕杀,捕杀者将担负刑事责任,这将缓解江豚的生存压力。   昨天,WWF长江江豚保护大使张靓颖来到考察船,体验考察方法,张靓颖还和考察队队员现场合唱留住江豚的微笑主题曲《感谢》。

1下一页

长江江豚半年接报30多头死亡数量迅速下降

国内资讯提供的长江江豚半年接报30多头死亡数量迅速下降来自网络,若长江江豚半年接报30多头死亡数量迅速下降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国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