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市政协“来沪人员聚居区域社会综合管理”视察中获悉,目前来沪人员已超过1010万人,预计数年内总量将与沪籍人口数持平。针对越来越多准备永久居住的优秀“新上海人”,本市将推行社区化管理服务,帮助其参与社会生活,加快融入这座城市。
推进社区化管理
记者昨天跟随市政协委员一行,视察了闵行区华漕镇许浦村。许浦村户籍人口仅2197人,而来沪人员已达27586人,该村通过建立来沪人员群团组织,试点来沪人员服务站等社区化管理新模式,让许多“新上海人”快乐融入。
市人口办表示,本市今年将推进来沪人员社区化服务和管理,鼓励来沪人员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和社区管理,让来沪人员快速融入。
近郊四区人口“倒挂”
据市人口办副主任顾月弟介绍,目前本市户籍人员1418.77万人,来沪人员已超过1010万人。交通便捷、就业机会多、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近郊区,成为来沪人员主要流入区域。其中闵行、嘉定、奉贤、青浦来沪人员已超过户籍人口,属于人口“倒挂”地区。“从国家规划、区域定位和上海自身发展等因素看,可以预测来沪人员总量仍将‘温和’上扬。按照5%年增加率的趋势,每年新增来沪人员50万,2-3年后来沪人员将达到1150万。可能不用等到2020年,其总量将与本市户籍人口数基本持平。”
据介绍,目前来沪人员以家庭户为单位,长期居留的趋势十分明显。特别是第二代、第三代来沪人员,在本市出生、学习、就业,上海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市人口办最新数据显示,来沪人员中5年及以上的占到32%,比2000年上升13.9%。“1/3的来沪人员可视为长期居留在沪,另有1/3的来沪人员也有准备定居上海的意愿。”据复旦大学针对全市来沪人员家庭户抽样调查显示,来沪人员的平均户规模为2.46人。其中“一代户”占55.6%,“二代户”占38.8%,“三代户”及以上占5.6%,意味着来沪人员携带子女来沪的比重达到了44.4%。这也反映了来沪人员越来越趋于在上海长期居留的客观现实。
完善居住证制度
随着来沪人员大规模涌入,本市将逐步提高居住证的“含金量”。据悉,本市将完善居住证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居住证的凭证功能,实现在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应用的全覆盖。本市正研究居住证积分制度,按照“金字塔”的形态,明晰办理各类居住证之间的基本条件,并依据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对持各类居住证人员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形成合理梯度,并保持政策有效衔接,持《上海市居住证》人员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享有公共服务事项。
1下一页
〖上海近郊四区来沪人员超户籍人口〗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近郊四区来沪人员超户籍人口来自网络,若上海近郊四区来沪人员超户籍人口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