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驶来,悄悄地离去,上海街头带 “辫子”无轨电车越来越少了。目前,上海在运营的“辫子电车”仅150辆,线路仅有6路、8路、14路、19路、20路等。到2015年,它们将服役到期退出运营。
市民普遍留恋“辫子电车”
“辫子电车”之所以会渐渐退出,是因为其“痼疾”很明显,比如一旦“辫子”脱落,必须停车处理;如果发生网线故障,大量电车拥堵马路更会造成交通停滞。电车运营方也直言,因为有架空线制约,无轨电车不如汽车灵便;而且,城市上空过多出现架空线,形成空中“黑蜘蛛”,会有“视觉污染”。
然而,“辫子电车”还是受到不少市民青睐。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乘客,当他们得知“辫子电车”前景黯淡时,都表示遗憾。“电车没有噪声,没有废气排放,既环保又安静,为什么不用?”“无轨电车是上海大都市的一道传统风景线,不应该完全消失。”
对此,市交通港口局表示,无轨电车是城市的特有风貌之一,不会彻底消失。巴士电车公司说,2015年,现有无轨电车退出后,应该会有一两条线路在老街区保留,到时会向厂家定制一些性能更好的“小辫电车”来运营,让市民“怀旧”。
新电车转向、安全更出色
如今,不带“辫子”的新型电车正在逐步驶上街头,它“喝”的是绿色能量,能做到低排放。
电车公司透露,目前投入运营的新型电车主要有三种:超级电容车、纯电动车、电池—电容的“双电车”,它们已经在部分线路上运营。巴士电车公司司机刘师傅说:“以前开‘辫子车’,现在开纯电动车,发现电动车设施配置相对合理,转向功能和安全性能比较理想,再也不用担心‘辫子脱落’了。”
上海公交行业协会负责人昨天接受晨报采访时认为,公交车目前仍是城市公众的出行首选,打造便捷、舒适、低碳、低廉的公交,可吸引更多人乘坐。新型电车是发展方向,但价格不能太高,技术性能要可靠,设备设计要符合公交运营的特点,只有这样才符合运营企业的使用条件,提高运营企业的使用积极性。
[相关链接]
新型电车需突破“瓶颈”
专业人士指出,新型电车有发展前途,但“瓶颈”仍待破除。
首先,纯电动车的价格太昂贵,运营成本也较高。目前,一辆纯电动车要200万元,一组充电池的价格要56.6万元,5年即报废;其次,新型电动车在性能上也需要改进。目前在公交11路、26路公交线上有超级电容车,该车不宜过多上坡及转弯,且需要在车站进行充电,因此超级电容车运行线路上的车站最好不要有其他线路同站停靠。
1下一页
〖上海辫子电车2015年将退出运营〗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辫子电车2015年将退出运营来自网络,若上海辫子电车2015年将退出运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