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上海集中供暖试点需要严格科学论证 > 正文

上海集中供暖试点需要严格科学论证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从上海到整个中国,刚刚遭遇了近7年来最冷的一个12月份,这让中国南方应和北方一样“集中供暖”的呼声再起。   所谓集中供暖,也就是俗称的暖气,一般是指通过热电厂生产蒸汽,并通过城市输汽管输送至千家万户的暖气片中。   昨日,上海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副主委张立军表示,正考虑在本月召开的上海“两会”上呼吁试点集中供暖,并为全市集中供暖提前进行统筹规划。   早在2010年的上海“两会”上,张立军就曾经递交提案,建议将冬天供暖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在他看来,集中供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久考虑、统筹规划,最好能在当年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就加以体现。   张立军认为,上海建立在海边滩涂上,冬天一般非常潮湿阴冷,冬天也有供暖的必要,“在房间里仍会感觉非常寒冷,而集中供暖能提高上海的宜居程度。”   “现在,上海市民冬天还是主要靠空调取暖,但是空调的效果很有限,每年寒潮来临,上海各家医院都人满为患,以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和小孩为主,多是因为天气 寒冷导致或诱发的季节性疾病。”在2010年递交的这份提案中,张立军提出,空调的制热能耗高、噪音大,人体感觉也很不舒适,并且容易传播疾病;而冬季供 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降低上海市民特别是老人、小孩的冬天发病率,并能有效降低社会成本。   但在目前,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遭遇到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依据建国初期划分的集中供暖分界线,只有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方可推行集中供暖。   要求修改这条“红线”的声音认为,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冬天同样寒冷,集中供暖比目前普遍采用的空调供暖更环保。但反对的声音认为,集中供暖需要南方城市在管道建设、房屋标准等方面做出大规模改造,且集中供暖将大大增加能源消耗。   争论尚未有结果,上海附近的南通、南京、扬州等南方城市已经开始小范围试点集中供暖,但却由于上述原因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阻拦,集中供暖在南方仍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上海市有关部门亦在2010年答复张立军说,鉴于上海大量的建筑进行供暖改造有困难,所以集中供暖暂时难以推行。   60年前的供暖分界线   “解放初期制定秦岭、淮河供暖线是合理的,现在南方部分城市要求集中供暖也是正当的”   上海集中供暖难以推行的背后,有着一条目前难以逾越的“红线”——60年前划定的一条供暖分界线。   据《南方周末》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由于建国初期“能源奇缺”,周恩来总理亲自主导了南北供暖线,即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才能集中供暖。具体到执行中,这条线以秦岭、淮河为准。   然而,近年来,这条延宕60年的“红线”却被频频挑战。   贵阳和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频频提出供暖线南移的议案、提案。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认为,南方推行集中供暖至少有四大好处:供热暖心、拉动内需、增加就业、节能减排,“解放初期,国家制定秦岭、淮河供暖线,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考虑是合理的。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南方部分城市提出集中供暖的要求也是正当的。”   此外,随着近年气候变化,南方部分城市已经达到或接近集中供暖的“5℃、90天”气候标准。以贵阳为例,自2007年以来,冬季日平均最低气温低于6℃的天数都在90天左右。   一名无锡网友昨日发帖说,南方天气阴冷潮湿,冷风一吹就冷到骨头里,而北方天气是冷在表面。一名北京网友也说,在南京上学的第一个冬天,手脚都冻出疮来。   南京南通等城市先行   目前,合肥、南京、杭州、扬州、南通等长江沿线城市都已实现部分小区的集中供暖   据《南方周末》报道,就在南方省市民间热议集中供暖之际,武汉、南京等地已率先“吃螃蟹”。   从2005年开始,武汉启动“冬暖夏凉”工程,目标是到“十二五”末,集中供热制冷覆盖区域达5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60万人。中标“冬暖夏凉”工程的德威热力利用发电余热为居民区供暖。目前,武昌、洪山、青山三区的部分小区已经实现集中供暖。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合肥、南京、杭州、扬州、南通等长江沿线城市都已实现部分小区的集中供暖。   2010年8月颁布的《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修订草案)》亦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城市热力规划,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建的开发区和有条件的城镇、住宅区,应当集中供热。”   上海市民对供暖改善的需求可以从地暖行业看出,目前,这一价格昂贵的取暖方式因取暖效果好,正逐渐获得更多上海家庭的青睐。多位地暖业内人士昨日表示,目前上海地暖的用户主要为高收入群体,但正在向普通消费者过渡,普通公寓、老公房改建地暖的人数在持续上升。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家地暖公司,一套100平方米公寓的初装费约为两三万元,每个月能耗的花费约为1000元。   供暖最大争议在能耗   住建部批评武汉集中供暖造成消耗能源更多,但南方采暖电耗从1996年的不到1亿度飙升至2010年的390亿度   《南方周末》报道说,国家主管部门似乎并不愿松动南北供暖“红线”。   在2012年3月的“第八届绿色建筑大会”上,主管城镇供热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公开表示,不能把集中供热盲目地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这对能源消耗是巨大威胁。   早在2010年,仇保兴公开点名批评武汉的集中供暖,称“对于这种情况,部里要发文件制止,如拒不改正,还要将这个城市所有奖牌取消”。   南方能否集中供暖,能耗已然成为争执焦点。   据贵州省政协委员聂坤琪介绍,按贵阳目前冬季用电量估算,集中供暖后每年冬季可节电3亿度以上,市民也可少付30%以上的取暖费。   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则认为,南方集中供暖的尝试并没有进行过严格论证。   江亿表示,南方居民的采暖以电暖器、空调等为主,目前其采暖能耗为每平方米每年6-8度电,折合为2-3公斤标准煤;而北方集中供热地区的采暖能耗达到每平方米每年15-20公斤标准煤。   江亿还说,长久以来,南方地区居民采取的是采暖设备屋里有人则开、无人则关,屋内温度也不会像北方集中供暖那样动辄达到20℃。正因此,南方实现了只是北方地区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的采暖能耗,而南方一旦采用集中供热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会改变,高能耗就会持续下去,从节能减排的长远要求和国家能源战略来看,都是不合适的。”   不过,这一优势正在缩小。《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2)》的统计显示,在沪、皖、苏、浙、赣、湘、鄂、川、渝、闽等不属于集中供暖的地区,采暖电耗从1996年的不到1亿度,已经飙升至2010年的390亿度。   需要严格的科学论证   市政协委员、市政专家呼吁上海试点集中供暖,变有环境资源专家认为应“谋定而后动”,不能仓促上马   另一个争议是,如果供暖线南移,应该移到哪里?   在去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曾表示,目前的供暖分界线“一线定南北”,却有不严谨之处,但如果要向南方扩展,下一条线又该划在哪里呢?   陈振楼认为,供暖作为一种大规模、系统化的公共服务,涉及规划、建筑、能源、财政、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南方地区也缺乏相应的经验,应当“谋定而后动”,不能仓促上马。   上海市政协委员张立军2010年曾提出,鉴于集中供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久考虑、统筹规划,最好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加以体现,可以分步骤实施。比如,优先对敬老院、老年人集中居住区、中小学等进行集中供暖。可先选择一两个区试点,如证明效果较好再向全市推广。   当时,上海市有关部门答复张立军说,如果有相应的热源,可以考虑试点对一些特殊人群集中供暖。   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益群也提议,可以先对一些小区试点集中供热。相比目前的各家开空调,集中供暖要节省能源。因为家庭空调是用电能转化为热能,而电能的损耗很大。   此外,南方的市政工程目前也不适宜集中供暖。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姚晔表示,南方如果进行集中供暖,必须要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改造,供热工厂和输汽管道就要占用很多土地。   姚晔还说,如果实行集中供暖,供暖费用的支付也是个问题,根据南方尤其是上海目前的气候情况,低温时间一般就是一两个月,集中供暖后一般需要持续三四个月,每个月的供暖费用就是笔不小的开支。

1下一页

上海集中供暖试点需要严格科学论证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集中供暖试点需要严格科学论证来自网络,若上海集中供暖试点需要严格科学论证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