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宝山沪太路、行知路路口,一辆涉嫌闯红灯的助动车被撞,骑车男子不幸死亡;昨天早上6点,悲剧再次发生,西藏南路、陆家浜路路口,一辆轿车与助动车相撞,骑车男子当场死亡。虽然这两起事故责任还未认定,但本月以来媒体已关注到9起助动车与机动车相撞事故,共致7人死亡,非机动车行车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记者昨天走访发现,很多非机动车主都存在着不良的交通习惯。
■地点:西藏南路、陆家浜路
血迹还在,仍有人闯红灯
昨天早上6点,西藏南路、陆家浜路路口发生轿车与助动车相撞的事故。上午11时,记者来到该路口,发现地上一摊暗红色的血迹依然清晰可见。但因事发时间较早,附近各店铺尚未开门,仅是事后听闻有事故发生。据目击者何老太介绍,约在早上6点15分左右,她买早餐回家,走到该路口时,突然听到刺耳的刹车声,就看见一名骑车男子被一辆红色的轿车撞飞倒地,“轿车应该开得挺快的,骑车人一倒地就不动了”。据了解,事故发生后,被撞的骑车男子立即送院抢救,但抢救无效不幸身亡,死者今年49岁,事故原因尚在调查。
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该路口的人流量大,红绿灯的时间较长,但闯红灯的情况很普遍,尤其是助动车。今年以来,该路口已发生了至少3起事故。记者在该路口观察发现,还没等西藏南路上的绿灯亮起,有几辆助动车已按捺不住,骑车人左顾右盼间冲出停车线,压过人行横道线,又逐渐逼近马路中央。恰逢前方有大车横向驶来时,骑车人只得向后退几步。继而,在一辆助动车的带领下,身后的跟随者也纷纷闯过停车线,当前方刚亮起绿灯时,多辆助动车已抵达了马路对面。
■地点:西藏南路、斜土路
一人带头学样者跟随
昨天下午2点左右,记者来到西藏南路、斜土路路口,虽然路口机动车的车速很快,却无法阻止助动车的争道抢行,更令人揪心的是,一些助机动车的后座上还载有人。
记者注意到,当西藏南路上的指示灯转为红灯时,一名已刹停助动车的男子又加速通过了马路。“我看得很仔细,两边没有来车,才开出去的。”男子说。就在这名骑车男子通过马路之后,又有5辆助动车及自行车闯红灯通过了马路;还有骑助动车者在十字路口的正中央与来往大型车辆“擦身而过”;更有胆大者,不但闯红灯,还要迎着红灯大转弯,令人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斜土路比较宽,两侧分别划出了指定的非机动车道,但仍有助动车插空驶上了机动车道,在大车小车间交错前行。一名骑车人告诉记者:“机动车道上的车辆少点,迎面来车就往外让一点,虽然危险,只要自己注意点就可以了。”
记者看到,该路口每一次红灯亮起时,都会有冲出“起跑线”的助动车,10分钟内,违规的助动车就有十余辆。一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路上最怕的就是助动车、自行车,他们车小灵活,但胆子大,一不留神突然就出现在你面前,或者是从后面窜到你车边,有时候连踩刹车都来不及。”
■地点:建国东路、重庆南路
为抄近道开上人行道
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建国东路、重庆南路路口,在不远处就是一所小学。当时正值放学高峰,许多家长为图方便,沿着建国东路靠边骑行,虽然也有非机动车道,但更多的骑车人是直接在机动车道上骑行。汽车为了避让违规行驶的非机动车辆,急刹车声此起彼伏,有的助动车更是开上了人行道。
记者在人行道上拦下了骑助动车的张先生。对于自己的行为,他最先也有点不好意思,承认“这行为不对”,但紧接着辩解称,由于助动车速度相对较快,如果走在非机动车道内,肯定会挤占自行车的行车空间。与其慢吞吞地跟在自行车后,还不如从机动车道或人行道抄近道。
“逆行时会适当减慢速度,只要车流有缝隙,就会挤进去。虽然知道这是违法行为,但已习惯了。”一名骑助动车并载着孩子的母亲表示,通常在孩子面前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偶尔跟风,今天是“一时忘记了”。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有民警或协管员的地方,非机动车的违规行为明显减少,一旦路口没有人员执勤,逆行、闯红灯、抢道等违规行为又冒头。交通协管员张师傅告诉记者:“闯红灯、压线的情况太普遍了,有人监督时会好些,但有些人不听劝,还会和我们吵架,甚至让我们少管闲事。”
【交警说法】
非机动车遵守交规是个社会命题
对于非机动车频频出现闯红灯、抢道等现象,浦东交警余晖称,这些行为肯定是错误的,让非机动车骑车人能像机动车司机一样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这是一个社会命题,需要全社会参与。
余晖称,目前非机动车的驾驶基本不需要正规的培训,除“红灯停,绿灯行”外,对于其它方面,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如有些骑车人晚上不开灯,甚至转弯时不打转向灯,就是增加危险系数。他表示:“只有让更多人更全面地了解、熟悉交通规则,整个社会的事故率才会下降。”
另外,余晖也表示,目前道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被严重侵占,令非机动车的“路权”受损,也是事故多发的一个原因。
【记者手记】
“肉包铁”并非尚方宝剑
“各行其道”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但仍有人将“闯红灯”视为小事,认为违反交通规则不足挂齿。采访中,记者碰到很多机动车司机,抱怨现行法律给机动车的“紧箍咒”越来越紧,使得助动车愈发“剑走偏锋”:随意停车、肆意借道、乱闯红灯——这种片面理解让不少助动车骑车人更加“大胆”。
记者发现,几乎每一个违规的骑车人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妥,却依然愿意大胆走险,似乎停在红灯前,就有一股“冲动”。的确,在“肉包铁”和“铁包肉”的比拼中,非机动车驾驶员无疑是弱者,可这“弱小”并不是尚方宝剑,不是在马路上肆意妄为的理据,一旦违法,不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更可能丢失性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然而有时候最不善待生命的恰恰是人类自己。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遵守法律,尊重规则,不仅是为了他人,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和家人。
据《新闻晨报》报道
1下一页
〖助动车交通事故频发 本月见诸媒体的事件已7人死亡〗
本地资讯提供的助动车交通事故频发 本月见诸媒体的事件已7人死亡来自网络,若助动车交通事故频发 本月见诸媒体的事件已7人死亡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