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十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每一份献血都是生命的礼物”。3年前,流动献血车几乎覆盖上海所有地标商圈,但现在,东方明珠、外滩、徐家汇等城市地标却缺少了它的身影。记者调查发现,流动献血车的悄然隐退主要由于市政规划与改建,然而撤离容易,回归之路却很艰难。
调查
地标商圈规划改造爱心献血大巴“被撤离”
“几年前来上海玩时,在这献过血的,今年再来怎么找不到那辆爱心大巴了呢?”昨天,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先生反映在东方明珠附近找不到献血车了。据了解,3年多前,流动献血车曾驻扎在东方明珠之下,但后因地面道路综合改建工程启动,原先停放点被加上了栅栏,自此,献血车再也开不进去。
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原本设在外滩、徐家汇、淮海路商圈的流动献血大巴车。记者调查发现,世博会期间,全市进行市容整顿,设在徐家汇第六百货门口的流动献血车被要求撤离。世博会结束后,这辆车却再没被“请”回来。外滩几年前也设有流动献血车,进行综合改造之后,“爱心大巴”失去了容身之地;设在淮海路商圈附近的流动献血车,也因为商圈的调整,一去不复返。
此外,还有一些原本采血量屡创纪录的流动献血车因为选点地功能的转换,采血量大幅下降。记者了解到,原本设在铁路上海站南广场的流动献血车是上海街头采血量最多的一个点,日均采集80人份,最高达到150人份。但由于火车站的改造,人车分流,采血量降至目前的日均30人份。
数据
上海街头献血量趋降2011年至今下滑20%
“2002年,第一批流动献血车驶上申城街头,而到现在为止,仍只有20辆左右。”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主任朱跃国透露,目前上海采血的主要方式仍是团队无偿献血,占比达55%,街头献血量的比例仅为45%,而全国平均街头无偿献血量达80%。沪上街头献血不仅所占比重不高,而且呈现下滑态势。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18个献血屋,每日固定的无偿献血车停放点共有17个,双休日固定停放点5个另有5个流动停放点。2006年至2008年街头无偿献血量增幅明显,平均增幅13.14%但从2011年之后开始呈现下滑趋势,总体下滑比例达20%。
“究其原因,献血点选点不合理、分布调整是造成采血量不足的重要因素。”朱跃国坦言,目前全市日均采集量低于10人份的献血屋占一半以上,其中效率低的流动献血车日均采血仅有4-5人份。
朱跃国认为,自愿无偿献血的特殊性,决定了采血点必须设置在人流量大的商业繁华地段。献血点的位置选择,非常关键,在人流密集处设置献血点不仅对采血量是个重要推动,也具有广泛、长远的。宣传效应。
据《i时代报》报道
1下一页
〖上海街头流动献血车悄然退出闹市商圈〗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街头流动献血车悄然退出闹市商圈来自网络,若上海街头流动献血车悄然退出闹市商圈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