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上海居住证模拟打分系统 达标非难事 > 正文

上海居住证模拟打分系统 达标非难事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7月1日起,《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正式施行,“120分”成了新政的聚焦点。对于众多外来人口而言,积分达标就意味着能在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享受市民化待遇,而其中“异地高考”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随着上海居住证管理办法模拟打分系统的上线,外来人员只需在家动动手指就能给自己打分了。然而,采访中记者发现,120分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并不难。   达到标准分值并不难   随着居住证管理办法模拟打分系统的上线,对于广大持居住证的外来人员而言,打分、算分就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需要打电话咨询,更不用到受理现场去打听,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前后花不了1分钟,分值就一目了然,不存在任何模糊地带。   “我到网上去测算过了,居然有180分”;“要达到120分一点也不难,随便怎么算都够了”……昨天,记者在网上发现,不少网友已经迫不及待将自己的积分晒了出来,其中不乏高分获得者。   昨天下午,记者登录“上海21世纪人才网”,在《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模拟打分计算器系统中,年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缴保年限、加分指标等一应俱全。通过简单测算,记者发现仅凭“年龄30岁”、“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两项就能获得120分,如果再加上“在本市工作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年限”、“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的选择项,就能突破160分大关。如此看来,“120分”对于不少年轻的外来人员确实并非难事。   “我真不知道,拿到160分这么高的积分有什么用。”目前,在沪上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陈辉告诉记者,32岁的他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买房子结婚,子女高考实在离他太远了。   事实上,采访中记者也发现,类似陈辉这样的高分获得者并不少见,但显然年龄的优势让他们“无法”享受异地高考的政策便利。于是不少网友也用“空欢喜”来形容自己的“高分过关”。   学历年龄仍是拦路虎   “我家女儿今年上初一,虽然离高考还有段时间,但我心里也很着急。”王巧和丈夫来沪打工已经有10多年了,居住证新政的出台,让她看到了女儿能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希望。“但是,目前还只是个美好的希望,毕竟对于我们来说,学历太低是个致命伤。”   据记者了解,王巧与丈夫都在美容美发行业工作,两人都只有初中学历,10年辗转于沪上各处打工,根本就没有正规的缴纳社会保险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拿到120分确实是“不可能的任务”。   “有希望就有目标,我现在在努力进修专业技能,如果能考出美容高级技师说不定就能在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技能方面拿到更多分数。”王巧向记者透露,她研究了政策,如果持证人在临港地区工作并居住,每满1年积2分,满5年后开始计入总积分,最高分值可以达到20分。“我跟老公商量了,不排除会去临港租房子,在那里找工作,毕竟对我们来说这一年2分还是很关键的。”   事实上,对于很多外来务工者而言,文化层次低无疑是个硬伤。“我打算让我丈夫去上夜大读,拿个大学学历,哪怕没有学位也能比现在多10分。”刘琴夫妻俩在上海开了一家洗车房,虽然也算是自主创业,但小作坊式的经营规模,让他们很难在“投资纳税或带动本地就业”上面拿到分数。“为了儿子5年后能够在上海参加高考,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读书、考技能,要么把生意做大。”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除了学历,年龄也是一个“拦路虎”。   “在积分中最好拿的就是年龄分,只要在44岁以下就能拿到30分的满分,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个分数有可能是逐年减少的。再加上我们这批人的学历普遍不高,最多也就是高职,所以这个120分并不好拿。”针对今年40岁的陈先生的担忧,记者比对了相关积分标准,发现43岁是一个分水岭,从44岁起30分的年龄积分将以每年2分开始递减。但所幸,只要该人员有大专(高职)学历、14年以上在沪工作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的记录,仍可达到120分。 《青年报》报道

1下一页

上海居住证模拟打分系统 达标非难事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居住证模拟打分系统 达标非难事来自网络,若上海居住证模拟打分系统 达标非难事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