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世贸司副司长洪晓东8日在厦门举办的“2013国际投资论坛:现代服务贸易与全球投资”上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是优惠政策,不是政策洼地,而是一个可复制的试点”,其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改革政策的溢出上。
洪晓东笑称,自己近日花费无数时间回答上海自贸区“不是什么”的问题。而针对“是什么”,洪晓东解释,中国希望通过自贸区试验三件事情:一是投资准入的管理机制,二是营商环境,三是贸易便利化。
中国官方上月透露,国务院已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据悉,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建立与上海自贸区相适应的监管制度环境等。
针对中国当前服务业发展环境,洪晓东指出,其主要矛盾在于现在整套的管理体制、包括投资总额管理体制,实际上都是顺应当年制造业和后贸易而建的,“用管制造业和后贸易的体系管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
事实上,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调整过程中,对服务业环境的要求完全不同于制造业。
洪晓东称,服务业具有中小企业集中、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等特点。这也意味着,中小企业在全球化和进行跨国经营、投资的过程中,由于无法负担高昂的财务成本,对投资环境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大型跨国企业。其要求更透明、公平、教育成本更低的环境。
此外,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对投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包括资本的自由流动和贸易便利化的通关。这样就要求中央在上海的自贸试验区里面对整个服务业管理体制、经商环境和贸易便利化进行试验,“探索出一个新东西出来”。
洪晓东强调,作为一种国家战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验区不是实体的集聚,而是政策和改革的集聚,“它的溢出效应不是有多少税和产值,而是有多少改革政策的溢出效应。”
来源:中国新闻网
1下一页
〖上海自贸区体现改革政策溢出效应〗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自贸区体现改革政策溢出效应来自网络,若上海自贸区体现改革政策溢出效应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