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娱乐八卦 > 首届上海话大奖赛方言水平下降遇尴尬 > 正文

首届上海话大奖赛方言水平下降遇尴尬

www.kooaoo.com娱乐八卦
众多市民参与“上海话·上海情”《谈天说地阿富根》首届上海话大奖赛的热情让赛事组织者很欣慰,但比赛中暴露出众多“小上海”上海话水平普遍下降的问题,也令人担忧。    被列为时下中国三大方言之一的上海话,目前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保护上海话,有何新的思路?    尴尬    “小上海”报名最多,仅10人入围决赛    9月1日,“上海话·上海情”《谈天说地阿富根》首届上海话大奖赛的决赛将在百联西郊购物中心中庭广场拉开帷幕,经过层层选拔的28名选手将展开最后的角逐。“这次大奖赛筹备了半年多。”大赛的主办方之一、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主任顾富国说,“8月初比赛开始以来,市民的参与热情让我们很高兴。”    参加海选的市民来自全市13个区县,共有469人。他们按照年龄和籍贯分为“老上海”“小上海”和“新上海”三组进行比赛。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老上海”组和“小上海”组的年龄分界线是35岁。“之所以以35岁作为分界线,主要是考虑了我国全国性推广普通话的时间。”顾富国解释,“基本上35岁以下的人,都是在推广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下生长起来的。这部分‘小上海’的上海话水平普遍不如‘老上海’。”    比赛的过程中,这一点也得到了印证。三组中,“小上海”组的报名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0.7%,但进入总决赛的人数只有10人,比“老上海”组少了3人。    “比如在初赛中,我们要求选手用上海话朗读一段文章,有不少‘小上海’就一句话都读不出来了。”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说,“当然,这种题目是有点难度的,毕竟这些文章都是用白话文写的。但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小上海’的上海话水平。”    此外,不少‘小上海’的上海话发音也不标准,比如上海话自称代词“我”,正确的发音应该是ngu,但不少人发成了wu。    困难    说上海话环境越来越少,处境不乐观    “以全国性推广普通话时间来分组,这说明上海话在推广普通话后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仲富兰说,“并不是说不该推广普通话,所有人都知道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但在推广普通话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有待商榷。”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学校统一使用普通话授课,很多中小学校甚至课间活动时也不许说上海话,对说方言的学生给予扣品行分的处理,这让很多孩子错过了7岁以前的语言学习黄金期。    媒体传播方面,几乎所有广播电台和电视节目中的上海话内容都被取消。上世纪90年代初,沪语电视连续剧《孽债》受到广大上海市民的喜爱,但第二部沪语连续剧在开播之前被叫停,很多上海话培训班也因为学员不够而关门。    “这次大奖赛冠名的《谈天说地阿富根》就是一档电台上海话节目,曾经有一段时间,它也停播了。”仲富兰说。    如今,这批“上海话式微”的第一代经历者成了父母主体,本身就不太会说上海话的他们很难给予小孩学方言的家庭教育,学校又普遍不具有“沪语教育”意识,没有专门的“沪语教学”课程。大多数孩子都缺乏良好的上海话学习环境。    “新上海人”的比例增多,又加大了上海话交流的障碍。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的外来人口只有100万左右;1993年,外来人口数达到237万。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980万,占上海常住人口的比例超过40%。因此,不论是学习、工作,人们习惯于将普通话作为交流的首选工具。    发展    上海话并非一成不变,更新才有活力    在进入决赛的28人中,“新上海”组人数最少,只有5人,但他们中也不乏上海话高手,甚至还有外国友人。    “有一个来自日本的11岁男孩市川智也,他一开始说上海话的时候,我们都以为他是本地小孩。”顾富国说,“直到他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了一大串日语,我们才知道他不是中国人。”    相比“老上海”“小上海”,“新上海”组的比赛难度要稍微容易一点。但在仲富兰看来,这样的考题也不好做。    “复赛中,我们考他们现在的新词汇,比如闪婚、微博、麦霸、打酱油等等,让他们用上海话解释意思,然后还要造句。”仲富兰笑着说,“这些词别说他们了,我都要想一想才能用上海话正确发音。”    然而,这样的题目在仲富兰看来,正是体现了上海话需要与时俱进。    “上海话曾经是很与时俱进的,许多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比如自来水、电灯泡、马路、洋房、沙发、麦克风、敲竹杠、小儿科等等,都是来自上海话。”仲富兰说,“但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20年里,只出现了一个语式‘勿要忒……’,以及‘淘浆糊’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新词。因此,上海话要发展,只有吸收新的事物,这样才能具有活力。”    “上海话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现在人们说的上海话和二三十年前的已经不一样了。保护传承上海话,也不应该非要回到之前的发音和语法。”    欣慰    近来许多人开始关注上海话,说上海话    去年上海两会召开期间,毛时安等32位市政协委员就“保护沪语”进行了联名提案,指出保护规范沪语刻不容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对上海方言和海派文化的保护意识,公共场合说上海话、用上海话的人也多了起来。    目前,已有学者编撰了上海方言词典,包括《上海话大词典》《上海方言俚语》《上海话语法》等。教育部门在主要的公立幼儿园内,都配置了会讲上海话的教师,孩子们每周会上一节上海话的课程。很多中小学校开始开展上海乡土文化、沪语知识、沪剧等类型的课程教学。    2002年起,《谈天说地阿富根》节目重新与听众见面,今年6月,上海本土新闻节目《新闻坊》开设周末沪语版。多条公交线路开始用沪语报站,航空公司返回上海的班机上也出现了上海话广播。近年来,不论是周立波亦庄亦谐、寓教于乐的海派清口,还是《老娘舅》等以上海话为主要语言的电视情景喜剧,都受到了广泛好评,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海话热潮。    2011年,第一本上海方言小说《弄堂》出版,该书使用了上海话正字,还标注了上海话音标。如果按照本届上海话大奖赛的分组,作者胡宝谈还是个“小上海”。    “这次大奖赛能引起大家这么多关注,已经让我们很欣慰了。”顾富国说,“越多人开始说上海话,上海话的发展一定会很好。”

1下一页

首届上海话大奖赛方言水平下降遇尴尬

娱乐八卦提供的首届上海话大奖赛方言水平下降遇尴尬来自网络,若首届上海话大奖赛方言水平下降遇尴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