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健康生活 > 上海10个PM2.5监测点有望公布小时浓度 > 正文

上海10个PM2.5监测点有望公布小时浓度

www.kooaoo.com健康生活

今年6月开始,上海将系统公布PM2.5监测数据。记者昨天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届时申城10个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PM2.5监测情况都将在线公布。市民可通过“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和微博等渠道,了解每天的PM2.5数据。环保部门昨天还公布了本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机动车船排放占1/4。

上海最近制订的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大气专项共设置五大类53个项目,将在三年内投入103亿元,强化PM2.5污染控制。

数据发布:

可望发布PM2.5小时浓度

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晴艳昨天告诉记者,本市环保部门正在就PM2.5监测网络的完善、信息系统的完善以及技术人员的培养和能力建设进行准备。相对于其他城市目前只公布单个监测点数据,今年6月起上海将有10个空气质量国控点系统性地公布PM2.5监测情况。这些监测点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布局的监测网络,在布点上考虑到了代表性、人群密集性等因素,可以反映出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现在部分站点已配备PM2.5监测设备,争取在4月完成所有站点的设备安装工作。

目前,市民可通过点击“上海环境监测中心”网站(www.semc.com.cn/home/index.aspx)上的相关链接进入“上海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查询全市及10个国控点的PM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每小时实况数据。据伏晴艳介绍,今后PM2.5数据的发布也将依托这一平台。除了公布PM2.5日均浓度值,还将争取发布小时浓度值,具体的发布形式还有待新标准的正式出台。

伏晴艳表示,今年6月起本市将通过环保部门的网站和微博同步发布PM2.5数据。移动电视、手机短信等其他目前播报空气质量的渠道如何发布 PM2.5数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据估计,随着PM2.5的纳入,按照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上海空气质量优良率可能下跌15%左右。

污染来源:

机动车尾气排放比重最高

除了抓紧开展PM2.5监测能力建设和信息发布的相关工作外,市环保部门近期还组织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有关科研院所,对上海市 PM2.5的特征及来源做了专题研究。根据现有的监测数据,本市环境空气中PM2.5来源中机动车排放的比重最高。

初步研究表明,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船等移动源占25%;石化、化工、工业喷涂、钢铁和建材等工业工艺过程占15%;工业锅炉、工业炉窑占11%;电站锅炉占10%;建筑工地、道路和堆场扬尘等占10%;干洗、餐饮和民用涂料等占5%;秸秆燃烧、化肥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农业源占 4%;区域影响占20%。

据市环保局介绍,在以上PM2.5的主要来源中,机动车尾气污染最不容忽视,大量的柴油车在道路行驶中会产生PM2.5,司机不良驾驶习惯如急加速、急减速会排放更多的PM2.5。同时,上海还有20多万辆的高污染黄标车,这些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国Ⅳ排放标准车辆的20-30倍,加速淘汰高污染车辆势在必行。

另外,为汽车、冰箱等电子产品喷涂油漆,家庭装修中使用黏合物,干洗店使用化学溶剂,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这些挥发性有机物是PM2.5生成的重要前体物,会增加大气反应的活跃程度,导致生成更多的颗粒物。

环保部门建议,市民可以通过多乘公共交通、避免过度装修等不同的方式为PM2.5减排作贡献。

源头控制:

大气污染控制投入增40%

目前,上海市政府正在组织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PM2.5的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在淘汰高污染车辆、重点工业企业污染减排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本市将依托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把强化PM2.5污染控制作为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据介绍,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大气专项共设置五大类53个项目,对燃煤电厂、工业源、机动车等多种污染排放源都采取了相应控制措施,累计投资 103亿元。本轮与第四轮行动计划相比,大气专项的项目和投入约增加40%。

针对PM2.5来源中的“大头”——机动车污染,本市将做好新车提前实施国V排放标准的各项配套准备工作,同步配套供应相应标准的成品油。同时,扩大黄标车限行范围,加快黄标车(国Ⅰ以下汽油车和国Ⅲ以下柴油车)淘汰步伐,2014年底前,淘汰15万辆各类黄标车。

此外,针对PM2.5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本市将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合作,开展区域空气质量信息的共享和联合预报,进行区域霾污染的联合观测研究。

1下一页

上海10个PM2.5监测点有望公布小时浓度

健康生活提供的上海10个PM2.5监测点有望公布小时浓度来自网络,若上海10个PM2.5监测点有望公布小时浓度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