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健康生活 > 上海人均垃圾处理量年内有望再减5% > 正文

上海人均垃圾处理量年内有望再减5%

www.kooaoo.com健康生活
   截止8月底,本市新增垃圾分类场所达到781个,人均生活垃圾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减量5%,垃圾分类试点取得新进展。然而,记者今日(9月25日)在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看到,尽管本市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有所突破、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进一步提高,但由于既缺乏有效的激励引导,又缺少强有力的制约措施,居民参与分类投放的积极性目前仍不高。    人均垃圾处理量年内将再减5%    2011年,上海在全市1080个居住小区试点垃圾分类,取得初步成效。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马云安据此表示,今年本市垃圾分类试点在巩固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增加,“再新增1050个试点场所”。马云安透露,截至8月底已落实781个,预计9月底可以完成目标,“年底可以完成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减少5%的目标。”    马云安透露,近年来,在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主多点、就近消纳、区域共享”布局的同时,按照“先干湿分离,后细化分类”的原则,积极加强湿垃圾处置和提升资源利用水平,“目前,约有700吨/日的单位餐厨垃圾、445吨/日的菜场垃圾和居民分类厨余果皮被有效处置。”马云安介绍,这些产品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有机肥料介质等。    同时,马云安透露,本市还加强市区联手协同,形成市级大型处置设施集中处置和区县中小型处置设施分散处置相结合,并以分散处置为主的湿垃圾处置模式。    居民参与分类投放积极性仍不高    本市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有所突破、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进一步提高。然而,市人大调研组在调研中却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引导和制约措施,居民参与分类投放的积极性仍不高、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来推动。    “垃圾分类和减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发挥各自作用,特别是作为分类主体的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才能持续推进。”调研报告中指出,从目前运转情况来看,由于对居民参与分类既没有很有效的激励引导措施,又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措施,居民参与分类的主动性不高,“一千多个试点小区中参与率能达到60%以上的不多”。    不仅如此,调研组还发现,分类投放的准确率较低,垃圾分类基本上依靠“二次分拣”来实现。也因此,不少参与调研的代表指出,政府在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中投入大、工作很努力、很辛苦,但对这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二次分拣”的运作机制能否持久表示担心。    吁约束激励相结合促进参与率    破解“垃圾围城”,需要举全社会之力。也因此,调研报告中呼吁,在垃圾分类试点的推进中,深入研究运作机制、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解决居民参与率低的瓶颈。    “根据居民家庭、集贸市场、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的构成特点,确定相应科学合理的分类模式;针对居住小区、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工作机制,以利垃圾分类的有效推开。”调研组首先指出,需要制定更加系统、科学和可操作的运作机制。    同时,调研组呼吁,加强垃圾收费等政策的研究,破解居民参与度低的瓶颈。    “针对当前居民分类投放缺乏约束机制,参与率普遍较低的问题,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对策。”调研组建议,可以通过约束和激励相结合,促进居民参与率不断提高,“如开展垃圾处置收费政策的可行性研究等。”

1下一页

上海人均垃圾处理量年内有望再减5%

健康生活提供的上海人均垃圾处理量年内有望再减5%来自网络,若上海人均垃圾处理量年内有望再减5%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