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亲子乐园 > 上海今年将迎来18万龙宝宝 > 正文

上海今年将迎来18万龙宝宝

www.kooaoo.com亲子乐园
  [名词解释]   助产士:古代人们称她们为“接生婆”,现在她们的工作主要是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心理状态、产程的进展以及胎儿的情况,帮助她们自然分娩,并负责顺产产妇接生、分娩后护理。目前部分医院的助产士还专门开设了助产士门诊,在分娩前和产妇通过门诊形式沟通,帮助消除产妇的分娩疑虑和担忧。   ■申城产科总床位23万张,总体能满足今年预计18万的出生人口,但助产士却捉襟见肘   ■超负荷工作让不少人萌生退意   当你来到这个世上,第一个抱你的那个人是谁?不是你的母亲、父亲,是产房里的助产士。   今年龙年,上海将迎来18万龙宝宝,沪上各大医院的助产士都异常忙碌。若想龙年在四大知名产科医院生孩子,“抢跑线”已大大提前,就连一度不限号的第一妇幼保健医院也宣布普通门诊每天限号20个。即使是原本床位较空的二级医院,例如市第八人民医院一个月也有500位准妈妈建卡,比去年翻倍。   上海市卫生局妇幼保健处处长李善国透露,事实上,各大医院的生育高峰从2007年就已经显露出来,根据最新统计,上海有83家医院有产科,产科总床位达到23万张,总体能满足上海今年预计18万的出生人口,但助产士人数却捉襟见肘。在红房子医院黄浦院区,产房里每月平均分娩的新生儿数高达600 名,27名助产士几乎满负荷运转。在新华医院,17名助产士在3月份接生了320个宝宝,创下了新华医院历史上的最高纪录——按照新华医院产房现有的规模,每个月接生280个婴儿已是极限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预测,全球助产士缺口多达70万,而我国助产专业人员更加匮乏。在国内,助产士目前既没有全日制的学校教育,也没有规范的在职教育。目前在上海,助产士虽必须考个“助产上岗证”,但是尴尬的是,10年前,助产士就被取消相关职称序列,全部由护士再培训。而国际上早已普遍实行助产士独立注册制度。职业的尴尬,超强的工作量,使得上海的助产士队伍面临缺口。   红房子医院:接生量比去年增加两成,最忙碌的时候,4个宝宝同时呼之欲出   接生就像走钢丝,常被痛得失去理智的产妇咬   助产士:张铮   工作地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黄浦院区   工作年限:26年   最大心愿:愿每个妈妈和宝宝都健康最大烦恼:今年分娩数特别多,加班也很多,随时随地可能出现接生风险   “又是满满一黑板。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房护士长张铮对着产妇情况监测板叹了一口气,做了26年助产士,迎来了几千个宝宝,今年是她最忙碌的一年。从今年年初开始,仅在红房子医院黄浦院区,产房里每月平均分娩的新生儿数就高达600名,平均每天分娩量都在20名左右,“医院今年开始限额预约产检,但是产房的接生量还是比去年增加两成。 ”   忙碌:进产房生孩子也要排队   记者看到,待产室里,原本的重症监护室现在也腾出来放普通病床;走廊里,3位妈妈睡在加床上待产。还有3张空的推床是留给深夜急诊而来的妈妈。张铮透露,今年最忙的一个晚上,所有推床都用上了,助产士只能让临床症状最轻的几个待产妈妈先坐在凳子上等待。   准妈妈在增加,可是助产士却没有增加。产房里,27位助产士,分时段上班,最年轻的刚刚二十岁出头。“最忙碌的时候,产房门外也要排队。4个产妇同时进入最后产程,门外还有十几位产妇在待产中,需要观察。”张铮告诉记者,有一天深夜,3位宝宝在凌晨0点30分、1点15分、1点30分出生,几乎是同一时刻进入产程,助产士不得不奔跑着工作。   张铮坦言:“现在的妈妈差不多都是‘80后’,有的甚至是‘90后’,自己还像个小孩子,很娇贵,对于疼痛的耐受力相对较差,一点点疼痛就一直大声哭,而这种氛围常常容易互相感染。”   风险:“接生就像走钢丝”   在产房走廊尽头有一块产妇情况监测板,实时记录着当日分娩的产妇情况:5月10日的记录表上,有15个待产产妇情况,其中有一半有特别情况要注意——简女士已生好,目前正在观察;林女士,40周零三天,宫口开了三指,高龄初产;李女士,二胎,妊娠糖尿病,生产时要特别监测血糖;王女士,羊水偏少,轻度贫血,要注意出血;季女士,高龄初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产房,是“迎接新生命”的第一站,更是个高风险的地方。“产房的助产士工作节奏快、风险大,每位孕产妇维系的是母婴两个生命,接生就像走钢丝。”除了正常分娩外,助产士常常碰到危、重、急、险的病情,产后大出血、子痫抢救、脐带脱垂等时有发生,张铮说,看似瓜熟蒂落、顺理成章的自然分娩,也蕴藏着很多异常危险的因素,有时情况瞬息万变,而且无法预测,“我们随时准备好‘打硬仗’”。只要遇到重症危急病例,她总是“随叫随到”。每年,张铮经历的重大抢救案例不下30例。   就在上周,张铮和其他助产士刚挽回了一对母子的生命。当时,一位助产士发现这位待产妈妈突然面色发紫、呼吸困难。“可能是人工破膜以后羊水栓塞了。”张铮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判断。几分钟内,几位助产士迅速给这位准妈妈吸氧、气管插管、呼叫医生,将产妇送到手术室。半个小时后,宝宝出生了,非常健康。经过奋力抢救,妈妈也脱离了生命危险。   挨咬:“能理解,她们不是故意的”   “宫口开了两指可以请导乐、宫口开了十指才能进入产房……”对于更多的顺产妈妈来说,生孩子,好比一个人在腿上绑着5公斤重的沙袋跑马拉松。幸运的妈妈只要跑几个小时,而有的妈妈马拉松的时间却长达一天一夜。谁来帮助她们跑完全程?助产士。从临产产妇入院起,助产士守护一旁,密切观察她的身体状况、心理变化,监测胎儿波动,判断产程进展,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安全系数。   疼痛,助产士们的理解是:越痛就离生孩子的最后一刻越近了。为了让妈妈们在最后一刻前保留体力,每天,助产士们对疼痛中的准妈妈说得最多的就是;“进产房前尽量忍着,不要叫。”做了26年的助产士,来回于各待产室的张铮练就了本事——从产妇的呻吟声中辨别出每个准妈妈的生产进程。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很多助产士都被痛到失去理智的产妇咬过。“我的手臂上就留过两条杠,第二天还有印痕。”助产士兼导乐师王玮伸出右手臂给记者看,每一个孕妇经历分娩的时候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很多孕妇在这个时候多多少少会有些失控,“有的产妇会在很痛的时候捏你抠你”。对于 “两条杠”,王玮很坦然:“能理解,她们不是故意的。”王玮自己还未为人母,作为助产士,她很享受每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每次帮助产妇生孩子,就像自己生了一次孩子。这四年,我几乎已经‘生’了几百次孩子啦。”王玮说,未来自己生孩子会选择顺产,试试导乐时的呼吸法。   导乐师:导乐,从希腊引进的一种分娩方式,是指一个有生育经验的妇女陪伴产妇分娩。医院导乐师是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会指导产妇配合产程,正确用力、呼吸及适度放松,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树立信心。   助产士:忻丽萍   工作地点:新华医院   工作年限:11年   最大心愿: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出生   最大烦恼:最近生孩子的产妇太多,产房里实在没床了   新华医院:17名助产士每个月要接生300多个宝宝   从早8点忙到晚8点全身无力“飘着回家”   新华医院里人口密度最高的病房是什么地方?往年不好说,今年肯定是产科病房。上周五,记者来到新华医院产科大楼,戴上口罩、穿上蓝色的助产士服后推开医院产房大门,发现产房里的人多得出乎意料:待产室里13张三尺半的床上没有一个空位,待产的产妇一个人躺一张床,刚刚分娩好的只能两个人挤一张床。据一位产妇介绍,这会儿还算是“淡季”,上午的时候,连产妇们也只能两个人挤一张床。   顺产:助产士相当于小产科医生   下午4点半,分娩室内,32岁的助产士忻丽萍将刚刚从待产室送来的一位产妇抬上了产床。这名产妇宫口开得并不顺利,折腾了一天一夜,宫口才开到 10公分。   “产妇宫缩的时候,指导她如何生产,平静的时候,就抓紧时间做准备工作。”忻丽萍解释说,作为专门负责分娩的助产士,产妇分娩时的一切需求都由她来提供,在产妇顺产的状态下,一个助产士就可以搞定所有事情,相当于一个“小产科医生”。   宫缩几次后,产妇感觉累了,提出想要睡觉。“这个时候怎么能睡啊?生好了再睡,振作一下。”忻丽萍放下手中的工作,打开一包巧克力让产妇吃下以补充体力,同时给她涂抹了清凉油。“很快就生出来了,再加把劲!”在忻丽萍的不停鼓励下,晚上6点左右,婴儿的头慢慢探出来,忻丽萍瞅准时机,给产妇做了一个会阴侧切术。随着“哇”的一声,一个男婴顺利降生。忻丽萍熟练地将脐带剪开,把男婴抱上远红外线保暖床,随后进行清理、称重、按脚印。之后,她又赶紧回到产床,清理产妇的脐带和胎盘后,又给产妇进行了侧切缝合。   晚上6点半,忻丽萍完成了所有的接生工作后,坐在桌前开始填写产妇病例。就在这时,分娩室里另一名产妇开始尖叫。忻丽萍深吸一口气,再次进入了分娩室,指导、鼓励、消毒、清理……晚上8点左右,忻丽萍又顺利接生了一个男婴,而此时,她连一口晚饭还没来得及吃。   晚上8点多,忻丽萍填写好产妇病例后,才打开早已冷掉的盒饭,狼吞虎咽扒了几口。这一天,她一共接生了3名顺产的婴儿,还给几个剖宫产的产妇剪了脐带。“现在一天接生四五个是很正常的。”忻丽萍挤出一个微笑。   接生:助产士多有腰椎疾病   11年前,忻丽萍参加了助产士专业技术上岗证的培训和考试,从普通护士转成了一位助产士,当初她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助产士的技术性更强,但如今,超强的工作量却让她觉得有点超负荷。“从今年开始,工作量几乎翻了一倍!”忻丽萍说,像上周五这样,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8点之后,她会觉得全身无力,只能“飘着回家”。回家后,脑子里还会不停“回放”接生时的步骤,强迫性地回忆自己是否哪里做得不到位。“这是一个风险高的行业,毕竟有两条人命在你手里。”   除了忻丽萍外,其他助产士也感觉很疲劳。“我们这里椎间盘突出、颈椎不好的人特别多。”夜班值班助产士叶倩说,助产士对产妇的看护时间很长,产妇在分娩的几个小时内,助产士要保持一个姿势接生,需要斜着身体坐着并长时间保持,这是造成腰椎疾病的主要原因。   按照新华医院产房现有的规模,每个月接生280个婴儿已经算是极限了,但现在每个月产房的接生人数都超过300个,今年3月更是达到了320 个。   担忧:高强度让助产士在流失   “我希望有更多的护士能考取助产士专业技术上岗证,加入我们助产士的行列。”助产士施云说,现在新华医院有17名助产士,按照这个规模,根本没法做到“一对一”的“导乐”陪伴分娩。虽然很多助产士由护士培训而来,但助产士们感觉自己的工作比护士压力更大,工作量更多,而且更不容易得到理解。   助产士叶倩有些委屈地说:“虽然有些产妇指责我们不管她们的疼痛,但事实上,我们就算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竖着耳朵在听产妇们的一举一动,对于产妇的呼痛声,我们一听就能大概知道她们的宫口开到什么程度了。”叶倩举例说,有的产妇是急迫的呼叫,听起来确实有问题,助产士肯定会第一时间过来查看,但有的产妇的呼痛声有些做作、发嗲,助产士不一定会特别照顾。   在最近超常规的工作压力下,助产士团队也面临流失。一位助产士私底下告诉记者,她打算最近辞职,“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说。”

1下一页

上海今年将迎来18万龙宝宝

亲子乐园提供的上海今年将迎来18万龙宝宝来自网络,若上海今年将迎来18万龙宝宝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亲子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