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上海美食 > 上海通过技术手段破解食品行业潜规则 > 正文

上海通过技术手段破解食品行业潜规则

www.kooaoo.com上海美食
如何把控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郑光辉做客新民网“食品安全系列访谈”时透露,可 “10分钟追溯奶制品来龙去脉”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或将推广到对其他食品的监管;对于一些食品行业“潜规则”,质监部门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将通过技术手段来破解。   准入,是质监部门为食品安全把的第一道关。2011年,全市先后有56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被注销或吊销,占全市发证总数的17.3%;331家食品生产企业退出本市食品生产行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4.3%……郑光辉说,近年来,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低下的小企业、小作坊在政府监管和市场选择下逐步淘汰,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从2005年的5000家下降到现在的2000家左右,仅去年就有300多家知难而退,抽查合格率五年提升13.5个百分点,达到96%。   据郑光辉透露,被吊销许可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从近年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情况看,食品添加剂超标问题在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乳制品质量安全,是近年来公众关注的焦点。“难以追溯、不易排查”一直是乳制品传统监管方式的瓶颈。郑光辉说,从2011年起,上海全部12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均建立了各自生产流程、生产规模、配送渠道及销售体系相匹配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通过这个系统,10分钟之内,监管人员就可以收集到产品配方、责任人员、原材料等关键信息”。   郑光辉透露,下阶段,质监部门还将探讨电子信息记录系统、电子监管码等信息技术在其他食品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一旦可行,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先行试行”。   在谈到如何提高风险预警的有效性时,郑光辉表示,须通过风险监测发现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时,研究食品行业“潜规则”日益显出其重要性,“像三聚氰胺这样的行业潜规则,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破解顽症”。   网友互动   上海制酸奶未检出工业明胶   网友:夏季到了,冷饮检查情况如何?   郑光辉:市质监部门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时,充分考虑节令、季节和市场供应特点。今年夏季的冷饮检查正在进行当中,相关抽查结果,将通过新闻媒体、质监局网站和政务微博向社会公布。   网友:前段时间盛传“皮鞋很忙”,网友曝料工业明胶加到酸奶中,这属实吗?   郑光辉:截至目前,在对上海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中,酸奶中未发现使用工业明胶等非食用物质。同时,对液态乳、乳粉等产品18批次进行铬专项风险监测,均未检出铬。   网友:一种食品是否用了添加剂,加的合不合规定,作为消费者,有没有最简单的鉴别方法?   郑光辉:消费者可看外包装的配料表,按国家规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需在配料表里注明。质监部门将对食品是否添加了非食用物质、是否添加了不该添加的添加剂进行检查,同时监督企业是否将使用添加剂情况如实反映在外包装上。   网友:我和同事经常在网上购买食品,对网上售卖食品的安全问题,有什么监控手段?   郑光辉: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销售的,只要是上海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食品,仍在质监部门的监管范畴内。食品安全的监管,不会因为流通方式不同而出现真空。

1下一页

上海通过技术手段破解食品行业潜规则

上海美食提供的上海通过技术手段破解食品行业潜规则来自网络,若上海通过技术手段破解食品行业潜规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上海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