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人,都是青壮年,手持砍刀、镐把,冲过来什么话都没说就砍杀起来。”在向南方都市报记者描述当时目击的血案时,白家峁村的村民仍心有余悸。
那是10月12日中午,当村民们准备回家吃饭时,10多辆小轿车、大巴停稳之后,陆续走下了100多名青壮年男子。
“他们大多都是本地口音。”这些男子手持砍刀、镐把、钢管等物,迅速冲向或坐或站,围在帐篷周边的村民。
这些人不由分说,见人就砍就杀。顿时,求饶声和哀嚎响彻山坳,腿脚麻利的村民则飞奔逃命。
半个多小时后,青壮年男子们上车后扬长而去。整个事件中,有4名村民倒在血泊中而后死去,14人不同程度受伤。
村民们认出了“青壮年”里边一些人,其中便有三兴煤矿保卫科科长李保民。煤矿保卫科的成员,村民们俗称为“护矿队”。
这是一起在“护矿队”和“守矿人”之间爆发的血案。这起山坳里的杀戮事件,根源是矿权纠纷。
事后,村民们向南方都市报记者称,这是一起无法避免的悲剧,“怎么避免?如果要假设,不知道有什么回旋余地,看来必须死人。”
在山西省官方强力推行矿权改革,大举进行“国进民退”的资源整合大背景下,白家峁村矿血案所揭发的,是扎根于煤海深处像矿难般不时便会发作的“村矿矛盾”,究其原因,较为普遍的说法称:皆因利益分配不公。
村矿矛盾初显
水井开始枯竭、房子出现裂缝,村民认为是煤矿开采造成
白家峁村在山西吕梁山区,为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辖下的行政村。全村有700多人,以种植谷子、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维生,经济作物是山上枣树产的红枣。
1984年,该村挖掘了一口煤矿,在村子西南面约500米远的一条山沟里。
矿井建好后便承包给了个人经营。那是一个提倡“有水快流”的时代,地下富含煤矿的山西农村,能挖出煤炭的村庄大多都打了矿井。
煤矿的有与无,对大多数村民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村民们依旧经年种植谷子,收获枣子。日子过得贫苦但安宁。
村与矿的矛盾,进入21世纪后才开始爆发。
村民称,煤矿日进斗金,但村民并未从中获得任何好处,“除了一些人给煤矿开车运煤矸石外”。据了解,煤矿每年会支付给白家峁村一万多元的承包费,但有村民说,“这些钱我们没有见到,估计是让村干部们分了。”
分了就分了,反正煤矿本来就没有,后来有了,村民也没有什么好处。许多村民本不想去管它。他们依旧种玉米土豆,农闲时就外出打工。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有了煤矿之后,白家峁村民的生活环境受到了威胁:村里原有的水井开始枯竭,不少村民的房子开始出现裂缝、甚至坍塌——— 对于这一切,村民们将主要责任推给了煤矿,认为是煤矿夜以继日的开采,让土地塌陷,让井水干涸。
村民们开始重新审视村矿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矿权悄然变更
村煤矿已经被私人以“合法”的形式吞并
1984年开挖的村矿,其性质属于村办集体煤矿。当时,煤炭还未被人们普遍称之为“乌金”。
村民成平顺承包了这个煤矿,由于开机技术及设备所限,在1997年前,当时的生产能力在年产3万吨左右。
1997年4月,白家峁村委与临县双勇煤矿(后组建临县双勇煤焦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将该煤矿承包给双勇煤矿,期限为50年。
在双勇煤矿经营期间,村矿的生产能力在1999年达到了年产30万吨。
2002年,该矿的经营权再次发生改变。当年5月23日,双勇煤矿与太原三兴煤矿气化有限公司(后组建为山西三兴煤焦有限公司)签约,将该矿出让。
接手白家峁的村矿之后,三兴煤焦有限公司对煤矿进行了扩建改造。到2008年底,这已经是一座年综采能力为90万吨的现代化煤矿。
在山西三兴集团公司的官方网站显示,作为前述集团控股子公司,山西三兴煤焦有限公司于2003年正式投产。公司煤矿地处吕梁市临县城南林家坪镇白家峁村。矿井地质条件构造简单,煤层发育稳定,煤炭特征为中灰特低硫肥煤。
白家峁村矿在煤价高企的时候,日夜不停地运转。但是,多位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的村民称,煤矿所产生的收益,依旧跟大多数村民没有什么关系。
“他们赚了那么多钱,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得到什么改变。”从记者获得的材料证明,这座让经营者日进斗金的村矿,其经营权早已悄然改变。
在双勇煤矿经营煤矿期间,通过临县地矿局、吕梁市地矿局向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申请煤矿企业名称变更。在此期间,该村矿采矿人及经济属性类型等,也同时被申请变更。
村民们并不知情,在三兴煤矿从双勇煤矿手中接下白家峁村的村矿时,该矿的性质已经改变。村集体转让的,不再是承包权了。村矿的采矿人,已经变更为山西三兴煤焦有限公司,其经济类型,也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其股东是几个来自太原的“煤老板”“集体”性质已不复存在。
进入21世纪之后,煤价高企,而在此期间,山西省矿难频发而被舆论诟病。2004年,山西的主政者们提出了明晰产权,以期遏制矿难及进行地方财政的“矿权改革”资源整合运动。
白家峁的煤矿依然运转,村民们依旧不知情。在矿权改革期间,村煤矿已经被私人以“合法”的形式吞并。
据山西国土厅的相关材料显示,2006年11月,临县人民政府依据《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省政府第187号省长令)的要求,以临政函[2006]53号文件为白家峁村矿明晰了产权。其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人及投资比例为:太原三兴煤炭气化有限公司97.5%,张根玉1.5%,张新玉1%。
由此,村矿在法律手续上,显得与村集体再无瓜葛。
虽然,村民们坚信这一切都是“非法”的。
争夺矿权官司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三兴公司被村民告上法庭
2008年,村矿“私有化”被揭露,这源于白家峁村迎来了新一任村委主任。这是白家峁村矿自1984年开挖后的第四位村主任。此人正是曾第一个承包村矿的村民成平顺。
对于村矿的熟悉,成平顺自然强于其他村民。更为难得的是,村民们称成是依靠民主选举上台,他能最大程度上代表村集体的利益,维护村民权益。
由于煤矿常年不停运转,附近多处民居由于地陷而产生裂缝,不少屋子成为危房,有的甚至坍塌。由于饮用水源枯竭,村民们只得到邻村买水以供日常所需,一担水需花费1元。
1下一页
国内资讯提供的山西护矿队血洗村庄 100多人砍杀村民来自网络,若山西护矿队血洗村庄 100多人砍杀村民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国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