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上海突发事件应对立法启动各区定期排查危险源 > 正文

上海突发事件应对立法启动各区定期排查危险源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目前,上海常住人口超过2300万、全市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6000幢,常年面临台风、暴雨、浓雾等10余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因此,如何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然发生时迅速响应、正确应对,和城市安全运行息息相关。新民网记者今日(24日)获悉,一份《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今后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将有地方性法规予以规范。    7份书面意见催生突发事件立法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上海作为人口密集的国际性特大城市,以事故灾难为主的突发事件较多,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任务艰巨。”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指出,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和严重危害性的特点,因此,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也需要加以规范,“一方面要保障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另一方面要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这都需要通过立法对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予以规范。”    无独有偶,记者注意到,从2008年至2011年,包括汤绪、彭水根、厉明等在内的十多位市人大代表亦先后提交了7份有关应对突发事件的议案和书面意见,呼吁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予以立法。    “长期以来,本市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及时加以总结、规范。”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全心表示,也因此,一份《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草案)>》今日提交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三十六次会议审议。    各区县应定期排查本区域危险源    新民网记者看到,此次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草案》共七章四十四条,主要适用范围明确为“本市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值守与预警、应急联动与处置、善后与恢复重建等活动”。    记者注意到,《草案》首先明确了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草案》中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突发事件进行了分级,“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与此同时,记者看到,《草案》还明确,包括轨道交通、铁路、航空、水陆客运、学校、医院、商场、宾馆、大型超市、建设施工、供水供电、通信、官博电视等单位,均需要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此外,《草案》中还明确,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检查、监控;同时定期将本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的风险隐患排查结果备案。

1下一页

上海突发事件应对立法启动各区定期排查危险源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突发事件应对立法启动各区定期排查危险源来自网络,若上海突发事件应对立法启动各区定期排查危险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