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上海地面45年沉降0.29米拟立法防治 > 正文

上海地面45年沉降0.29米拟立法防治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地面沉降是上海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数据显示,1966年至2011年的45年间,本市地面累计沉降量约为0.29米,加强对地面沉降的防治关系城市发展和安全。新民网记者今日(11月20日)获悉,本市拟通过地方立法防治地面沉降,其中明确轨交、高铁和高架等重大市政工程设施必须与全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定期联测并报送日常运营监测数据。   地面沉降吁立法规范施工行为   “地面沉降是上海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历史数据统计,1921年至1965年的45年间,本市累计沉降量约1.69米。”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甘忠泽介绍,从上世纪60年代起,本市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沉降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地面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 “1966年至2011年的45年间,本市累计沉降量约为0.29米,年平均沉降量保持了逐年减少趋势。”   然而甘忠泽也指出,从近年来的检测情况看,本市地面沉降速率总体上虽然有所减缓,但沉降不均匀现象较为突出,“区域地下水开采和大规模的深基坑施工排水活动成为地面沉降两大突出因素”;业内人士也指出,随着大规模、高强度市政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一步向深层发展,差异沉降现象将更为明显。   因此,甘忠泽表示,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十分必要。”   轨交、高铁需监测上报沉降数据   新民网记者看到,为了进一步完善本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制度规范,《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草案)》今日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一审。   “历史上,过量抽取地下水和建筑工程深基坑降排水作业是影响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局长冯经明透露,此次提交一审的《条例(草案)》中,针对这两大突出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强化了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和回灌相结合的制度,明确了深基坑施工设计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并对地面沉降防治的管理职责分工、规划编制与落实、监测设施和防治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等作出了相应规定。”   此外,记者注意到,为了避免和减少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高铁、磁悬浮、高架道路、越江隧道、跨海跨江桥梁和防汛墙等重大市政工程设施造成影响和危害,《条例(草案)》还明确重大市政工程设施沉降监测网需定期与全市地面沉降监测网联测,同时明确设施运营管理单位应将日常监测数据定期报送规土部门,以便管理部门掌握有关数据信息,采取更好的防治措施。

1下一页

上海地面45年沉降0.29米拟立法防治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地面45年沉降0.29米拟立法防治来自网络,若上海地面45年沉降0.29米拟立法防治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