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上海儿童睡眠不足者十年增一倍 > 正文

上海儿童睡眠不足者十年增一倍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披露的关于儿童睡眠问题最新研究显示,沪上儿童睡眠不足者十年增一倍。据统计,在过去十年间,上海学龄前儿童中每日睡眠时间不足10小时的已从41.57%上升至了83.1%,目前约四分之一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而睡前“青睐”手机、电脑、电视则是影响孩子的入睡时间及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还显示,缺觉的孩子学习成绩差。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因睡眠不足而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      早在15年前,上海便率先在国内开展儿童睡眠问题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沈晓明教授领衔、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睡眠障碍诊治中心主任江帆教授为项目第二负责人的“睡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及其应用”课题研究,推动了上海中小学作息制度改革,荣获了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帆主任表示,解决儿童睡眠问题不仅仅是政府和学校的事,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也很重要。如果只是学校“减负”,家长不给孩子“减负”,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儿童睡眠不足的现状。      睡前上网、聊微信,容易产生“垃圾睡眠”      如今,不少孩子一看到床就容易兴奋,即使再困,哈欠乱打,也不会睡。为什么?江帆表示,这同家庭“床”的功能异变有关。以往“床”是用来睡觉的,而现在“床”大多成了孩子玩耍的场所。躺在“床”看电视、看电脑、玩手机等,成了许多儿童甚至年轻家长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对“床”就没了睡觉反应。      江帆介绍,英国睡眠委员会曾在一项针对1000名12-16岁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约1/4的孩子说自己每周至少有一次在看电视、听音乐或使用其他电子产品时睡着,英国睡眠委员便将这种因为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不足睡眠和低质量睡眠称为“垃圾睡眠”。对上海地区学龄儿童的调查发现,43.6%的孩子曾在床上玩游戏,看电视、电话聊天,这些孩子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比其它孩子高出了12.6%      “之所以将这种睡眠称之为垃圾睡眠,是因为它无法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同时,垃圾睡眠与垃圾食品一样,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江帆指出,睡前上网,大量的信息很容易引起大脑兴奋,延迟入睡时间,影响睡眠质量。她介绍,在人体大脑内有一种有助睡眠的荷尔蒙——松果体素,由电子产品带来的声光刺激,不仅会抑制大脑分泌这种荷尔蒙,还会让孩子因过度兴奋而长时间停留在浅眠状态。由于晚上睡眠质量不高,白天自然会犯困、记性不好,长期如此,还可能导致情绪不稳、面容憔悴、体弱多病等。“经常睡垃圾觉的人总有一天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江帆说。      据介绍,美国儿科学会早在2001年就提出建议,将儿童每天接触媒体的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并把电视机移到儿童卧室外。但江帆带领的项目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与2005年时相比,中国儿童卧室内有电视或电脑的比例分别上升了11.9%和7.8%,已与健康睡眠所倡导的安静、黑暗、远离环境刺激等良好睡眠要求背道而驰。另外,上海学龄儿童开灯入睡的比例为28.4%,这些孩子出现睡眠问题的比例高出了14.8%。      江帆为此提醒家长,一定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上网时间,注意孩子的上网内容,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相比女生,男生“缺觉”更易影响学业表现      江帆指出,大量的证据表明睡眠时间和学业成绩显著相关。在一项对上海市10个区县10所小学的2161名五年级学生进行的调查中,被调查的孩子被分成了三个组别: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睡眠在9小时至10小时间、睡眠超过10小时。专家从注意力、自觉性、语文能力、数学能力、总体成绩、记忆力、学校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这7个方面,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的孩子成绩全部“败给”了睡眠超过9小时的孩子。另外,睡眠质量差的孩子,学业表现也更差。可见,无论是睡眠的“质”,还是“量”,与学生的学业表现都密切相关。      近来,随着男女生学业表现的差异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垃圾睡眠”影响学习成绩同样存在性别差异。在对全市10个区县的2000多名小学生进行睡眠调查后,项目组发现,和女生相比,男生的学业表现更易受到睡眠不足的影响。这是否同男生更爱玩电子产品有关呢?      调查发现,男孩睡眠不足的发生率约为20%,而在女孩中,睡眠不足发生率为16%,说明睡眠不足的问题在男孩中更为突出。通过进一步分析,江帆等还发现在男生中,睡眠时间对注意力、自觉性、数学成绩、语文成绩和学校关系等各方面都有较大影响;在女生中,睡眠时间仅对注意力有显著影响,而对其他各方面表现影响并不大。      江帆指出,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龄儿童中女生的睡眠卫生习惯总体优于男生,换言之,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江帆强调,家长应更重视男生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并建议小学生应该睡满10个小时。      五年级学生仅一成睡眠充足,周末“补觉”适得其反      俗话说“欠下的必须还”,“睡眠欠债”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补觉的形式来偿还呢?时下,有不少家长和孩子希望通过周末一次性补睡来弥补平时的“缺觉”。这种方式真的有效吗?江帆的研究发现,周末睡眠补偿并不能缓解平时睡眠不足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并且,周末补睡越多,说明孩子平时缺觉越厉害,往往青少年在客观注意力测试中的表现越差。      据介绍,课题组对上海10所小学2249名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周末睡眠时间充足、但平时睡眠时间不足的儿童占了总人数的22.2%,平时与周末睡眠时间均不足的儿童占到了12.7%,只有11.5%的儿童平时与周末睡眠时间都充足。这意味着本市五年级学生中仅有一成孩子拥有充足睡眠。而在学业表现上,补充睡眠组和睡眠不足组儿童都明显弱于睡眠充足组,并且,补偿睡眠组儿童的学业表现也没有优于睡眠不足组,甚至在睡眠质量不良的发生率上还超过了睡眠不足组。对此,江帆解释道,就个体而言,儿童补睡的时间越多,就说明该儿童的睡眠需求在平时无法得到满足,平时上学日子睡眠不足现象更严重。      江帆强调,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睡眠的首要因素。尤其在中国,多数儿童和父母同睡,若父母睡得少、睡眠没规律、缺乏睡眠健康知识,孩子出现睡眠问题的几率就更高。此外,许多家长主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于是孩子们在家长的安排下“被补习”、“被学琴”等,这在无形中又挤占了孩子的睡眠时间。由于睡眠不足带来的精神不振,反过来又降低了学习效率,形成了恶性循环。      江帆表示,学生睡眠不足的还有一主要原因,就是课业负担重。如今学校减了,家长又给加上的现象十分普遍。但归根结底,这也是家长们为了适应现有的应试制度而做的无奈之举。孩子睡眠不足因此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这应该是医学界、教育界和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都来关注的问题,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纠正偏差,才能真正还孩子一个健康的睡眠。 《新闻晚报》报道

1下一页

上海儿童睡眠不足者十年增一倍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儿童睡眠不足者十年增一倍来自网络,若上海儿童睡眠不足者十年增一倍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