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经启动食品追溯地方立法。昨天,食安办主任阎祖强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今后,所有被列入追溯网络的饭店、市场、超市都要强制性进行对猪肉、蔬菜、水产品、粮食、乳制品、食用油等居民消费主要食品进行追溯。而申城个别饭店试点进行的食材原材料现场追溯也在试点,条件成熟将向全市推广。与此同时,《食品生产小作坊卫生规范》终于出炉,崇明糕、白切羊肉后,小作坊“准生证”将陆续发出。
亮点一:
在外吃饭可看“安心机器”
在天天渔港天钥桥路店门口,每天都有不少食客吃饭前先到“安心机器”前尝试一下。他们看的是一个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触摸屏。在天天渔港吃的每一道菜点,都可以通过这个机器追溯到每一种食材的源头。点击一道“炭烧叉烧”,就可看到“五花肉、姜、葱、芹菜”等原料各自的供货商,点击“五花肉”的供货商即能看到其营业执照、食品许可证的编号、有效期等信息。不少食客把它称“安心机器”。
而这样的“安心机器”同样已经在绍兴饭店试点,点餐时通过触摸屏、电子菜谱可以追溯到饭店内的56个经典菜肴的“来源”,包括原材料产地、供应商、菜肴信息等内容,此外,还包括了原材料种养殖、检测、品质、生长环境等信息。“一旦试点成功,今后将向上海饭店全面推广。”阎祖强透露,力争让市民明明白白在外用餐。
目前,通过市政府连续几年惠民实事工程建设,本市已基本对猪肉、蔬菜进行追溯。本市生产的乳制品已经做到全追溯,但是对进口和外埠的食品追溯还有待完善。除此以外,今年上海还将建立几大类食品追溯制度,水产品、乳制品、食用油、羊肉、牛肉都被纳入其中,上海食安办希望用两三年的时间将这些和市民息息相关的重点食品进行全环节追溯。
全过程追溯能否提升食品安全?阎祖强认为,上海作为特大型消费城市,食品安全面对大市场、大流通的考验。根据初步预计,75%的食物都是依靠地域外供应。在追溯的过程中,也是督促企业落实责任一同把好源头关。一旦发生问题也能够及时召回、追责。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部门发现,目前重点产品和重点环节的追溯覆盖率依然不高。近日,上海启动食品追溯地方立法,用法规来规范各个环节的企业做好追溯。
《新闻晨报》报道
1下一页
〖上海已试点饭店就餐追溯到葱姜〗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已试点饭店就餐追溯到葱姜来自网络,若上海已试点饭店就餐追溯到葱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