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生态崇明亮出文化新“名片” > 正文

生态崇明亮出文化新“名片”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今年夏天,出奇的热,但对于城桥镇城中社区居民吴德新来说,酷暑中,却有一份特殊期待:8月号的《风瀛洲》杂志尽快上新。吴德新是社区“老年读报组”成员,自去年2月《风瀛洲》杂志发刊以来,吴德新和读报组成员每期必看,聊聊上一期《风瀛洲》内容、谈谈某篇文章读后感,更是成了读报组学习日活动的必修课。吴德新说:“《风瀛洲》杂志,写崇明的人,聊崇明的事,反映崇明的发展变化,骨子里透出的‘崇明味’,我们喜欢!”   社区居民争相传阅,街头巷尾热议不断的《风瀛洲》杂志,是一本集地方性、公益性、综合性为一体的文化期刊。展现崇明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人物、风情、教育、体育、科技、艺术、生活……这本杂志图文并茂,聚焦生态,关乎人文,彰显时尚;由《风瀛洲》杂志开始,一台大型情景诗画剧演出、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相继诞生。如今,风瀛洲——县文广影视局精心培育打造的文化品牌,正成为生态崇明亮出的又一张新“名片”。   风瀛洲杂志:圆文化人梦想   崇明已有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文化媒体,不少单位也有本部门的简报、内刊,为何还要办《风瀛洲》杂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广影视局局长黄海盛说:“办一本杂志,是一个文化人的梦想。”   黄海盛告诉记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经过一千多年的积淀,已从昔日的“东海瀛洲”成长为今朝的“生态绿洲”,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而文化,更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在以往,人们虽对崇明文化有所了解,但不成系统,甚至是零散、片面的。为此,办一本杂志,以文化的广阔视野,全方位挖掘整合崇明历史人文资源,反映推介生态岛建设成就,传承弘扬崇明生态文化,是包括他在内的无数崇明文化人的梦想。   杂志为何取名《风瀛洲》?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著名崇明籍作家徐刚说:“古风,今风,风尚,八面来风,风好,善哉!美哉!”为此,他还在《风瀛洲》发刊辞中写道:“风从何处来?风自何时起?《风瀛洲》者,风中之瀛洲也……”“文化无新旧,风情无新旧,有新必有旧,有旧始有新,古风、时尚皆可概括之,《风瀛洲》得乎其时矣!”   “印象崇明”解读崇明前世今生,“文化速递”介绍各界人士新春团拜会,“魅力名片”展示崇明学宫,“名家风采”介绍《周易》研究专家周山,还有“江风海韵”、“璀璨非遗”、“书画在线”等多个专栏……去年2月,当首期带着墨香的《风瀛洲》呱呱坠地时,无数读者惊呼:栏目设置多样,设计印刷精美,整体品位精致,崇明人自己的《风瀛洲》杂志,赞!   读者的认可是《风瀛洲》杂志办下去最大的动力。首期发行之后,每两个月与读者定期见面,每期封面有一个主题人物,每期开设栏目常换常新,杂志定位日渐明晰。目前,《风瀛洲》杂志已发行至第九期,每期5000册的发行量更是让读者感觉“供不应求”。   风瀛洲演出:展现崇明精神   “大地承载风雨,江河向往大海,千转百回,矢志不移。当长江从唐古拉山雪峰涌出,一路奔突,汇集成无数涓涓细流,汇集成激情澎湃的大地之诗——长江,出三峡、过三楚、下三吴,经千古瀛洲——崇明投入大海的怀抱……”在浑厚的男中音念白中,演出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将观众带入神话中的人间仙境、令人向往的生态家园——崇明。   这样的前奏,似极了好莱坞大片,但它却是地地道道的“崇明制造”。在去年的上海崇明森林旅游节暨第十五届崇明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县文广影视局策划的大型舞台情景诗画剧《风瀛洲》将崇明精神与本土文化生动诠释,演出现场响起阵阵掌声、赞叹声、欢笑声,近万名市民游客为欣赏到这样一台精彩绝伦又倍感亲切的艺术佳作兴奋不已。   黄海盛告诉记者,崇明1300多年   成长史,置于历史长河只是短暂一瞬,但也产生了众多文化艺术精品。近年来,崇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如何让文化“嫁接”旅游,将崇明的人文底蕴与生态旅游完美融合?打造一台原汁原味体现崇明特色的大型舞台演出是不二选择。   于是,一台专业精英与群众力量联袂演出的舞台情景诗画剧《风瀛洲》应运而生。演出通过序曲《瀛洲源》、《造之梦》、《拓之魂》、《浩之歌》、《谐之美》及尾声《绿之魅》六个篇章,将崇明的成长史、发展史,浓缩于时长60多分钟的舞台上,带领观众穿梭时空,体味风雨崇明变迁。   从沙洲中走来的男男女女,推着独轮车的汉子,嬉笑追逐的孩童,百鸟飞翔的生态家园……家住南门的市民沈丹至今仍在回味观看《风瀛洲》演出的难忘瞬间。“讲述崇明人自己的故事,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制作串联,都体现了专业水准。”沈丹希望能够再次观赏《风瀛洲》的视觉盛宴。据悉,经历了去年的小试牛刀,《风瀛洲》演出正在进一步细化完善,升级版将适时推出。   风瀛洲公司:打造文化产业   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通过的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实施意见中明确,到2020年,崇明要建设与现代化生态岛相匹配的生态文化岛,其中,精心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核心内容之一。去年9月,县文广影视局成立上海风瀛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迈出了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组建风瀛洲公司,始于崇明影剧院转企改制。在以往,由于设备陈旧、人才匮乏,崇明影剧院放映厅一度门可罗雀。风瀛洲公司成立后,崇明影剧院软硬件改造同步升级,加入联合院线更是实现了放映影片与全国市场“零时差”,电影票房屡屡刷新。今年上半年,崇明影剧院票房收入创130万元历史新高。   风瀛洲公司经营范围不仅涉及影视文化传播,还涵盖广告设计制作、艺术交流、会务会展、演出经纪等业务,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发展,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去年10月,风瀛洲公司邀请“二胡皇后”闵慧芬,在新落成的县文化馆新馆举行民乐演奏会,一曲曲时而深情倾诉、时而幽咽微吟的经典曲目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家住湄洲新村的市民朱亚萍感慨:“闵慧芬这种大师级的演奏家能到崇明百姓家门口演出,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中国民乐瀛洲古调琵琶专场、意大利歌剧《帕老爷的婚事》、话剧《无人生还》、滑稽戏《哭笑不得》、上海杂技团贺岁演出……风瀛洲公司成立以来,一批精品演出相继引入崇明,百姓足不出岛,便享受到了同市区居民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据悉,在今年文化艺术节期间,沈文裕钢琴演奏会、刘德海琵琶大师音乐会、杨学进金曲演唱会等一批“重量级”演出将在崇明举行。   除了引进精品演出,风瀛洲公司还承办了台湾·崇明艺术家作品展、“丹青之美”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作品展、“生命之源——水”系列美术作品展、中华艺术宫馆藏北大荒版画展等多个展览,今年以来累计1万多人次接受艺术熏陶。去年,位于城内八一广场的风瀛洲艺术沙龙成立,近百平方米的展厅定期展示、销售崇明本土书画家作品,举办各类活动,打造崇明的文艺创作、研讨、交流乐园。   供稿:崇明县委宣传部

1下一页

生态崇明亮出文化新“名片”

本地资讯提供的生态崇明亮出文化新“名片”来自网络,若生态崇明亮出文化新“名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