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内公共设施被盗被毁现象屡禁不止,不仅站内厕所内设施丢失破坏严重,如今就连尚未启用的设备也遭贼手。9号线中春路站自开通后,由于客流人数不高,所以部分出入口至今未启用。没人用,不代表没人“惦记”,这些出入口顶棚的铝合金板居然被小偷“铆牢”了,出入口几乎遭掀顶,内侧的铝合金板全部被盗。
未用出入口被“剥皮拆骨”
网友指责小偷“拆家败”
网友祁先生一直为中春路站1号口的命运担心,昨天他在自己微博上再一次义愤填膺地指责小偷“拆家败”,“连未启用的出入口也不放过,1号口被拆得成什么样子了。”据祁先生透露,因为中春路站出入口部分设施被盗一事,他报过警也向上海地铁反映过,但却没能及时斩断伸向它的贼手。
“去年夏天,我进地铁前,远远地看见,两个鬼鬼祟祟的男子正试图拆下1号口顶棚上的铝合金板。见有人经过,两人一溜烟跑了。我当时就拨打了110.,也马上报告了中春路站的站务人员,希望能消除铝合金板被盗的隐患,可最终事与愿违。”说起这段过往,祁先生有些痛惜,也有些无奈,因为那些钢板最终没有保住。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中春路站外,该站共有7个出入口,但目前启用的仅有四个。1、4、5号3个出入口未被启用,3个口的卷帘门紧闭着。虽然中春路站开站5年多来3个口就从未被启用,但比起旁边每天有乘客走进走出的7号口,它们反而显得破旧不堪。3个出入口上方的金属顶棚,几乎都被“剥皮拆骨”。其中1号口最为严重,内部的钢梁和零星电线裸露在外,两只日光灯灯座孤零零地耷拉在已经开始生锈的钢梁上,很容易让人误会是个待拆的废弃出入口。
小偷两下手,顶棚修完又被偷
修补代价大,整体复原待时日
讲起铝合金板的被盗经过,中春路站的站务人员个个欲哭无泪。原来中春路站虽然有7个出入口,但由于车站工作日的客流也仅有四五千,完全没有7个口常开的必要,所以开站后仅启用了一半的出入口,节省开支。这些未启用的出入口大多位置偏僻,白天都较少人经过,所以给了小偷可乘之机。拿1号口为例,一位站务员指着离1号口最近的7号口说,“原本1号口就该与7号口相同,上方的顶棚内侧应该有14块,总共约10多平方米的铝合金板,但就在一夜之间,14块铝合金板齐刷刷地不见了。”如今想起铝合金板被盗的经过,中春路站的负责人依旧后怕。“因为顶棚内有照明设施,偷盗当晚,棚内通着电。小偷稍有大意,说不定就会触电。”
为了防止触电隐患,站务人员立即切断了3个出入口的照明电。之后,地铁公司也将丢失的铝合金板补了上去。可好景不长,铝合金板又再一次被盗了。“这些铝合金板被盗后,只能被当成废品贱卖给回收人员,值不了多少钱。但地铁公司修补一次,又花财力又花人力。频频被盗,这笔开支承受不了,迫不得已下,只能不补了,等这3个口启用后再考虑进行整体的修复。”
中春路站成立巡逻队
保护站口,吓退小偷
两次遭“剥皮拆骨”,站务员们便开始担心其他已开通的出入口会重蹈其覆辙。为了逮住小偷,中春路站甚至组织了夜间巡逻队。“我们当时想一再被盗也不是办法,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总得主动出击,将小偷绳之于法。”车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与轨道公安和宜山路派出所商量后,在第二次发生偷盗事件后,三方派出人员成立了一支巡逻队。在车站结束运营到第二天开站前的这段时间内,巡逻队员通宵在几个出入口外巡视。“有几个晚上的确在站外看到了鬼鬼祟祟的黑影闪过。”这样的突击巡逻整整持续了一个月,虽然最终没有把人逮住,不过暂时吓退了小偷。站务员透露,从去年年中以来,偷盗事件没有再发生过。
至于能不能保证车站不再有小偷光顾,站务员们目前也一筹莫展:“我们目前只能寄希望于通过各方面的宣传,能提高部分人的道德意识、守法意识。并希望小偷们能早日意识到,这些铝合金板并不值什么钱。”
》记者手记
防公共盗窃,尝试从源头抓起
中春路站出入口的铝合金板被盗,已不是上海地铁第一次遭小偷贼手。地铁13条线沿线的厕所内,水龙头、红外感应器等设施设备就屡屡被盗。由于损耗量过大,上海地铁相关部门决定,今后将在厕所这类监控盲区,逐步使用塑料产品替换原设备。
电梯钢板、窨井盖、电缆电线、甚至是居民楼外的水表……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屡屡被盗、遭到破坏,是许多城市都面临的难题。它带来的除了经济上的损失,还有不可预料的安全隐患。
除了公共设施的材料更替、明确监管单位、保障正常巡查外,是不是可以试着从源头上做起。姚明曾在广告中号召人们拒绝鱼翅,里面有句口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以往的许多案例证明,这些公共设施被盗,物品最后多是流向隐秘或流动的废品收购站。
我们不能保证不会发生一起窃案,但我们能做的,是想办法尽量将损失减小。
1下一页
〖中春路地铁站出入口尚未开启铝合金板全被盗〗
地铁资讯提供的中春路地铁站出入口尚未开启铝合金板全被盗来自网络,若中春路地铁站出入口尚未开启铝合金板全被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地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