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时代 > 上海祭扫网站推“3D+3G”网葬形式 > 正文

上海祭扫网站推“3D+3G”网葬形式

www.kooaoo.com科技时代
  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为逝者献上一束鲜花、点燃一副香烛、甚至以各种祭品,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记者今日(12月11日)获悉,今年冬至祭扫期间,本市首个大型纪念、祭扫专业网站“永远的家”推出“3D+3G”的网络丧葬形式,让市民既能避开拥挤的祭扫人流,又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悼念逝者、寄托哀思。   然而,记者采访中也发现,网络祭扫发展至今,仍存在接受度不高的瓶颈。不少社会学家呼吁,加大推广“厚养薄葬”的理念,让丧葬文化的变迁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   足不出户 可随时随地寄托哀思   以往每年冬至,为了去苏州祭扫父母,市民胡先生都要和家人一起,挤在“扫墓大军”的车流、人流中;不仅如此,有时因为需要出差,胡先生也不得不错过一年仅有的几次向父母寄托哀思的机会。   然而,今年冬至,胡先生不会再有这样的不便和遗憾——在一个名为“永远的家”的祭扫专业网站上,胡先生不仅可以为自己的父母建立网上墓园、竖起网上墓碑、保存父母的照片、视频来缅怀他们的音容笑貌,甚至还能通过祭扫网站提供的鲜花、点香等多种祭扫方式,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时间限制,新民网记者从网站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作为上海首个大型纪念、祭扫专业网站,“永远的家”网络祭扫平台从去年清明起正式运作;市民只需简单注册,就可以进行网络祭扫,“可以选择不同的环境和墓碑、根据自己的要求设计陵园,并选择鲜花、点香等多种祭扫方式,且以3D形象呈现。”   该负责人同时透露,随着3G技术的发展,今后该网站还将推出3D+3G的手机视频扫墓形式,“网上祭扫不仅打破时空限制,也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减少污染,更能节省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运行一年 申城市民接受度仍低   逝者的生平简介、相册等一应俱全,镌刻着逝者照片的墓碑庄严肃穆;或是一束百合,或是几支波斯菊,逼真的鲜花仿佛散发着淡雅的清新;点上一柱香、洒上一杯酒、再燃起一副蜡烛——在“永远的家”网络祭扫平台上,新民网记者看到,所有的一切都十分逼真,与真实的祭扫流程毫无二致。   尽管栩栩如生、尽管绿色环保,然而新民网记者采访中也发现,开通至今一年多时间里,真正加入到网络祭扫中的市民并不算多——来自“永远的家”的数据显示,在该网站注册的几万用户中,绝大多数用户来自东北、东南地区,“比如辽宁、福建等”;而真正选择在网上祭拜逝者的上海本地用户却为数不多。   “厚养薄葬的理念和方式,还需要再进行推广。”对于申城市民对网络丧葬、祭扫平台的接受度仍不够高,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胡申生这样认为。在胡申生看来,“厚养薄葬”应该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文明祭扫理念,“对先辈的缅怀,心意到了,在哪里进行都是一样。”   也因此,胡申生呼吁,要提高市民对网络祭扫的接受度,还是要促进传统理念的转变,“一方面,要提倡网络祭扫;另一方面,提供网络祭扫的网站也要坚持品味,要有深度、有文化,不要迷信。”在胡申生看来,这样才能率先吸引一部分年轻人、高知人士加入网络祭扫队伍,“随着接受度的提高,相信未来网络祭扫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

1下一页

上海祭扫网站推“3D+3G”网葬形式

科技时代提供的上海祭扫网站推“3D+3G”网葬形式来自网络,若上海祭扫网站推“3D+3G”网葬形式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科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