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家走亲访友,各种“大吃大喝”的应酬也逐渐多了起来。不过,记者从本市部分医院了解到,最近几天因为乱吃东西前来就诊的人数明显增多,急性肠胃炎、胃肠出血,甚至急性胰腺炎等今年春节屡见不鲜,其中光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就比平时增加了约10%-20%。
急性肠胃炎就诊人数突增
年初三,30多岁的张先生与亲朋好友聚餐,但回家后,张先生却开始上吐下泻,一晚上跑了十多次厕所。昨天,张先生到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接下去的几天假期,他不得不在医院中度过。记者日前从沪上几家医院看到,春节期间,医院消化科前人头攒动,而病人大多表现为胃部不适、胃部疼痛甚至伴有恶心、腹胀、嗳气、“烧心”等症状。“最近因为乱吃东西导致急性肠胃炎的病人特别多,比平时增加了约10%。”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吴先正介绍说,得了急性肠胃炎的病人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在春节期间暴饮暴食,又吃了一些生冷的食物,很容易造成急性肠胃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在第十人民医院,节日期间患有急性肠胃炎的病人数量则比往常增加了20%左右。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胜表示,最近拉肚子的病人特别多,这可能与节日期间一些饭店工作人员减少,饮食卫生没搞好有关。
瑞金医院普外科连日收治多位从外院转来手术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瑞金医院胆胰外科专家许志伟副主任医师表示,每年春节,胰腺疾病患者都会比平时有所增加,饮食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吃汤团窒息 吞生鱼胆休克
大年初二,同济医院急诊室一连来了三位吃汤圆哽住的病人,这些病人年纪都在70岁-80岁左右,来医院时已经嘴唇发紫,面色煞白,有窒息症状。 “如果抢救不及时,这些老人很可能因为窒息而出现生命危险。”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吴先正表示,制作汤圆的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老年人在吃汤圆时应该特别注意,不要一口接一口吃,有时候前一个汤圆还没吞咽下去,下一个汤圆就送入口中,很容易哽住。家人最好把汤圆切成几瓣给老人吃。
此外,还有市民因为节日期间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导致中毒休克。最近,一位60多岁的女性被家人送到了同济医院,送来时该女子已经休克,生命垂危。一问,原来是吃了生鱼胆。节日期间,该女子听信了亲戚介绍的偏方,认为吃生鱼胆可以明目,不料吞下生鱼胆没多长时间,该女子就晕了过去。据医生介绍,生鱼胆使得她肝功能、肾功能和胰腺功能都受到损害。
打响保“胃”战
上海市中医医院消化科虞胜医生介绍说,春节期间,市民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为主,加上连续饮酒,消化系统极易超负荷运行,进而引致消化道疾病增多。此外,对于那些钟情火锅的“铁杆粉丝”,虞医生亦是忧心忡忡。她告诉记者,许多人在享受热气腾腾的火锅同时都会喜欢“杯杯”老酒,而这无疑加重了肠胃的负担。“高浓度的白酒会破坏胃壁表面的黏液保护层,使胃壁蛋白质受损,产生一种类似‘烫伤’的后果。还有人觉得吃肉喝啤酒有助于消化,其实火锅汤中嘌呤极高,在体内易转化为尿酸,而喝啤酒只会把尿酸输送到人体关节或软组织,导致痛风,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肾结石和尿毒症。”
调好“生物钟”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整天窝在家里通宵打牌、搓麻将、上网……尽管与“饭局控”习性相反,但上海中医药大学王雨秾副教授告诉记者,“宅一族”也是春节期间的高危人群。“过度放松或疲劳都会令人体生物钟‘错点’,导致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健康。”据了解,春节期间,由于休息不好导致视力疲劳、眼睛出血、眼病复发者众多,而过度玩乐劳累引致颈椎、腰椎病的患者也不少。此外,春节前后,肛肠病患者都会出现“爆棚”现象。这往往是因为市民在旅行或春运中长时间坐车,导致旅途劳顿,加上不规律饮食,造成便秘或拉稀,增加肛门负担诱发痔疮;还有的则是因为长时间打牌、上网,久坐导致肛门处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血管扩张,出现便秘甚至痔疮。
1下一页
健康生活提供的上海春节急性肠胃炎就诊人数增加来自网络,若上海春节急性肠胃炎就诊人数增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