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打工仔”周传金在上海见义勇为负伤,受助女孩没有选择冷漠离开,而是留下来关心病情,主动支付手术费。社会各界闻讯也行动起来,市民自发探望、医院免除医药费、政府官员慰问嘉奖……周传金告诉这个社会“不做冷漠的人”,社会回馈他“好人有好报”。
周传金小档案
出生年份:1992年
家庭地址:安徽省肥西县
来沪时间:2012年2月
工作情况:浦东某贵金属公司销售员
父亲职业:货车司机
母亲职业:待业
荣誉称号: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安徽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上海好心人”
继22日《焦点访谈》以《不做冷漠的路人》为题,报道了安徽小伙周传金在上海见义勇为的事迹后,昨晚央视《新闻联播》进行了后续报道,并评论,“你不冷漠,这个世界就温暖”。
手伤春节或能痊愈
周传金,21岁,今年2月来沪打工。今年8月29日,他在地铁站见义勇为帮南京女孩徐佳抢回被盗手机。在与盗贼搏斗中,周传金左手被刺伤8根 筋,深度达到骨面。受伤后,被帮助的女孩徐佳毫不犹豫垫付了1万元手术押金,并时常进行问候。事件经报道后,市民纷纷自发前往探望,医院还免除了他的一切 费用。
目前,周传金正在老家安徽省肥西县休养,小周所在的公司也给予他终身员工的嘉奖。养伤期间,工资照发。 据救治周传金的解放军411医院手外科 护士长佘海丽介绍,当时手术很顺利,周传金在出院后就回到老家做康复训练,国庆长假过后第一天,他回来复诊过一次。事发后第二天,医院就免去了他所有的医 药费,包括目前复诊的费用,还有他母亲在院陪护的住宿费等。
来上海复诊期间,考虑到他手伤不便,2位护士还把他的衣服带回自己的医院宿舍清洗。昨天医院对周传金进行了远程视频复查,医生表示,其手部已基本看不出伤痕,机能已经恢复七成,预计春节期间就能基本痊愈。
昨晚《新闻联播》评论说,周传金并不孤单,他身边的很多人都在传递着爱心和力量,正气得以张扬,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努力,你不冷漠,这个世界就温暖。
第四届上海市“平安英雄”评委会已准备将周传金推荐为第四届上海市“平安英雄”候选人。
60岁阿婆抓住贼不松手
周传金的见义勇为的精神继续在申城发酵。22日晚6时在上海地铁车厢内,同样发生了一起乘客勇斗歹徒的事迹,不过这次的主人公是一位60岁的上海阿婆。
据目击者陶小姐介绍,事发时一辆3号线列车正往上海南站方向前行。突然,车厢里传来了疑似“抓小偷”的喧闹声。
陶小姐此时看到,一位阿姨正拽着一名格子衫男子的背包包带。格子衫男子当时表情窘迫,对着阿姨一副求饶的样子。“他让阿姨放手,说(手机)已经还给她(被偷的初中女生)了。”但是,不依不饶的阿姨死活不松手,她说,“不行,我要报警你别走!”
格子衫男子想奋力挣脱。此时,车厢内围观的几名男乘客没有害怕退让,一起上前扭住了男子的胳膊,封住了男子的脖颈,以防止对方逃脱。在列车行驶到龙漕路站时,已经接报赶到站台的民警在上海阿婆和几名男乘客的协助下,将偷窃男子扭送出站台。
据介绍,见义勇为的阿婆今年60岁,是上海人。早报记者欲对其进行采访,不过阿婆通过警方予以谢绝。
【周传金自述】
我叫周传金,不久之前,我是一个刚到上海的打工仔,而现在,这座城市给了我“上海好心人”这个新名字。
不久之前,我是一个在上海街头匆匆而过的路人,而现在,我已回到老家,回到父母身边,但我却深深思念着上海,思念着亲切地叫我“小英雄”的上海“爷叔”们。
擒贼:冲出来可能是本能
今年8月29日,我因为在上海火车站抓小偷而受了刀伤,也因此获得了现在的荣誉。
许多人都问我:是什么让你奋不顾身地冲出来?我真的说不清楚,可以说那是一种“本能”吧。
我清楚地记得,小学时,老师常常教我们,要帮助别人,这些话好像已经深深地扎在脑海里了。
15岁时,我看到别的同学被学校评上了好人好事,心里非常羡慕,想和他们一样。
17岁时,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在老家抓住了一个小偷,我们报了警,感觉很自豪。或许就是因为这些,今年8月29日那天,当我再次发现有小偷时,我想都没想就冲了出去。
我受了伤,但我不后悔,我觉得我应该这么做,也正是因此让我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除了繁华之外的另一种美丽。
今年2月,我带着对大城市的憧憬第一次来到上海。可以说,上海的美丽大大超出了我之前的想象。但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大城市的竞争和压力。
我成为了一名忙碌的销售人员,每天都匆匆忙忙地上班下班,给客户打电话从早打到晚。这样快的生活节奏让我没有精力再去欣赏这座城市的美丽,我成了上海街头一个匆匆而行的路人。直到8月29日那一天。
住院:每天都有病友来聊天
我受了伤,住进了医院,在住院的那段时间,医生护士都对我很好。许多市民、各个部门的领导都来看我,而我和我的病友们更是成为了好朋友。
我记得刚住院时,我们病房里只有两个人,但渐渐的,病房里越来越热闹了,每天都有很多隔壁病房的叔叔阿姨们来和我聊天。他们总叫我“小英雄”,叫得我很不好意思。
我和隔壁的一个50多岁的叔叔关系最好,他一叫我“小英雄”,我就喊他“爷叔”,我知道上海人都是这么喊的。
因为这段经历,我忽然发现,即使在忙碌的大城市,我们身边依然充满了热情和友善,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太匆忙,没有留心。
未来:回上海要去做志愿者
现在,我已经回到了老家,回到父母身边,这段时间让父母为我担忧,我心里很愧疚。
我获得了荣誉,这几天采访我的记者也特别多。但在我父母看来,我永远是他们长不大的孩子;在我自己看来,我永远是我,普普通通的周传金。
爸妈对我说,他们不看重这些“名气”,他们只是担心我,希望我不要再离开老家,留在他们身边。但其实,我心里真的好想念上海,我知道我一定会回上海的!
我想我的生活很快就会归于平静, 8月29日的见义勇为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以后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等着我去做。
在上海,我看到过许多志愿者,我觉得做志愿者非常光荣,我想过等我回到上海后,我要去做志愿者,我可以在火车站继续提醒大家留意小偷。
我还有一个理想,虽然我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但我决定为它努力。我想做一名警察!这是我从小就向往的职业,穿着制服、正义、大公无私,简直太帅了!
(周传金口述 早报记者陶宁宁整理)
安徽小伙周传金见义勇为的故事在申城引起了热议。昨天,东方早报民意调查数据库随机访问了本市345位成年市民,其中42.32%表示自己或周围人曾有过见义勇为的行为。
“社会上好心人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往往没有勇气将不法分子绳之于法。比起周传金,我们少了一份胆量。”市民艾小姐在接受调查时说。
有28.7%的被调查者坦言,比起亲自阻拦,自己会选择用报警等间接方式来制止偷窃,被访者邵先生说:“见义勇为还是应该注意方式和方法,要在确保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去对他人实施帮助和救助。”
绝大多数被访者都在调查中对周传金表示了肯定和赞赏,一位被访者表示说:“看了周传金见义勇为的事件,对他的热血和勇敢深感佩服,他这种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的事迹,真正体现了社会正义正气。我们的社会应该多一些这样的英雄。如果大家都像周传金一样在关键时刻伸出援助之手,我相信社会会变得越来越和谐。”
2002年5月10日《上海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正式实施,从制度层面将鼓励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正式确定下来。在调查中,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受访对象表示对政府保障和奖励见义勇为行为的措施“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
1下一页
〖周传金见义勇为精神再次感动申城〗
本地资讯提供的周传金见义勇为精神再次感动申城来自网络,若周传金见义勇为精神再次感动申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