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高烧”不退,民政系统启动高温应急救助机制。一些遇到短时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流浪儿童近日频繁“主动上门”,向各救助站寻求帮助。上海市救助管理站7月已接待1200人。
市救助管理站日均接待者升至40人
记者昨天下午来到位于蒙自路的上海市救助管理站,虽然这里已经住满,但接待室还有人在等待登记和检查。现场一工作人员表示,最近天气太热,一些原本不愿意接受救助的人员也主动登门。“7月1日至今已接待了1200多人,平均每天接待40人,已经接近寒冬时高峰工作量。”上海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悉,救助站一次最多可住10天。
记者在救助站1楼、2楼活动室看到,受救助人员一起看电视、吹空调,有的还在跑步机上锻炼,显得很惬意。而顶楼接收流浪儿童的几间房间,干净的床铺和空调带来的凉爽,让无助的孩子犹如在学校宿舍。“昨天还救助了一名越南少女,5月来到中国后受骗进入舞厅,她自己逃出来后向公安求助,由于出入境部门没有暂住条件,她就住到我们这了。”现场一位值班人员说。
找工作受挫外来务工者来“避暑”
来自甘肃的小史今年26岁,昨天住进救助站。原本显得一脸疲惫的他,住进了空调房,除了一日三餐,还有绿豆汤和西瓜防暑,身体状况好了许多。小史告诉记者,他是在网吧上网找到救助站的,到这里后发现比想象中好。小史来上海快半年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身上的钱也基本花完。“这几天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想到救助站避一下。”小史说。陕西来沪10天的戴先生也是刚住进救助站,他表示匆忙来上海找工作受挫,差点睡在马路上,救助站人员巡视时发现了他,把他带到这里。戴先生非常感激救助站的帮助,表示会努力找工作。
救助站一位负责人透露,高温期间来寻求救助的人中,找工作受挫的外来务工人员占较大比例,目前各救助站也在酝酿是否增加一些就业信息提供相关帮助。同时,各救助站都增加了临时避暑室,摆放热水、清凉防暑药品等,让一些寻求帮助的人能快速缓解高温状况。
《i时代报》报道
1下一页
〖上海救助站迎“主动上门”者〗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救助站迎“主动上门”者来自网络,若上海救助站迎“主动上门”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