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旅游 > 旅游攻略 > 隧桥开通15天接待游客64万人 崇明游遭遇阵痛 > 正文

隧桥开通15天接待游客64万人 崇明游遭遇阵痛

www.kooaoo.com旅游攻略

  ■ 东滩西沙游客满负荷,高档酒店入住率仅10%跟隧桥开通前没差别

  ■ 对客流估计不准加上一些失误,使崇明在迎接游客热潮时处于被动

  ■ 隧桥通车凸显此前崇明旅游项目建设投资不足、企业投资热情不高

  11月12日,大量游客涌向崇明西沙湿地景区,西沙湿地、东滩湿地、崇明博物馆实行免票,导致短时间内崇明游客出现“井喷”。  11月14日下午2点,一辆申崇二线巴士缓缓开出崇明车站,驶往浦东。一位穿蓝色夹克的乘客要求司机停车,在车站外的公路旁,乘客背过身去,将他的一泡尿留在了崇明岛。

  隧桥开通后,半月内崇明接待游客64万人次,是去年崇明全年旅游人数的一半多。大量游客涌入给崇明岛生态带来了压力,东滩、西沙等自然湿地内,随处可见塑料袋、空水瓶。不断出现的问题,似乎暗示着崇明“还没准备好”的事实。

  崇明原本希望打造高端的“生态旅游”,但现在却无法拒绝低端的“人潮旅游”。对于蜂拥而来的游客,对于突然而至的热情,崇明猝不及防,黑压压的人群和随处可见的垃圾让人们不得不担忧——崇明旅游的未来在哪里?

  汹涌的游客

  东滩湿地景点处,没有一只鸟,只有黑压压的人群

  “崇明不适合搞人流量很大的旅游,要发展的是高端生态游。”长江隧桥开通前,崇明县委书记彭沉雷对早报记者强调说。按彭沉雷的设想,崇明需要一种“开个董事会,同时打球、吃土菜、踏青”的旅游方式,以保护岛内生态。

  崇明百姓也在期待变化。48岁的崇明人吴建新相信,长江隧桥的开通能带动旅游发展,他甚至计划开家旅馆或饭店,招待游客。“对崇明经济肯定会很好。”吴建新说。

  10月31日,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崇明岛和上海大陆连成一片。半个月后,崇明岛累计接待游客近64万人,据崇明旅游局统计,目前崇明日均游客量接近4万人次,周末更增至7万余人次,是大桥通车前的13倍。

  54岁的张秉诚也是旅游大军中的一员。11月14日清晨,他和妻子早早来到科技馆。天气寒冷,但等车的队伍排出了四五个弯。张秉诚米色的包里装着衣服和干粮,“担心岛上冷,面包是中午吃的。”

  巴士上的其他人多数都和张秉诚一样,第一次去崇明。巴士驶过长江大桥,车厢里的人都往两边窗户挤,伸着脑袋看桥下滚滚江水。“老雄伟了。”张秉诚妻子说。

  车抵崇明车站,坐在张秉诚身后的王黎抢着跑出巴士,站在寒风里。待记者下车,王黎失望地摇着头,说崇明和想象的不一样。陈家镇车站刚兴建,站外一片废墟,推土机在铲走碎砖,许多红褐色的出租车在泥路上曲折排开。王黎说,她下车第一口深呼吸,闻到的全是沙尘。

  距车站十几公里外,是崇明东滩湿地。东滩湿地上长满了芦苇,是鸟类天堂。14日,道路两旁停满了汽车,27岁的郝帅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一个车位。

  下车后,郝帅跟着人流一齐向东走。沿路两旁,当地人叫卖着米糕、橘子等特产。在女友的要求下,郝帅买了两根煮玉米,边走边吃。“听说东滩有很多候鸟,冬天也能看到野鸭。”郝帅拿着相机说。

  但湿地景点处,没有鸟,只有黑压压的人群。200多平方米的景点周围,挤了五六百人。有人在和摊贩讨价还价,有人在拍照留影,也有的在抱怨。郝帅的女友说:“怎么这么多人啊,也没什么可看的,就一片芦苇了。”

  一名美国中年男子站在湿地木栏前不住地摇头,他背着相机三脚架,却等不到一只鸟。

  在胡乱将玉米啃完后,郝帅开着别克车离开了东滩,直接回浦东。临走时,郝帅向记者抱怨:“没意思,啥也没有,以后不来了。”

  失望的村民

  人来了那么多,真正消费的不多,有的还丢了很多垃圾

  低端游火热,高端游冷清——崇明旅游的现状和崇明政府期望的正好相反。

  距东滩的人潮仅几公里,是东滩国际会议中心。这里是崇明最高档的酒店,入住者符合崇明政府设想的“开会、打球、踏青”旅游方式。与热闹的东滩不同,国际会议中心内几乎没有来往的人,几辆汽车安静地停放在空旷的场地上。酒店保安龚辰说,目前酒店的入住率在10%左右,“和隧桥开通前一样,没差别。”

  大量游客的到来,只给极其有限的崇明人带来一点实惠。陆宝兴就是享受到实惠的少数人之一,见旅游业热闹,他收购了一批螃蟹到景点卖。起初,他在东平森林公园外摆摊,但生意一般。“那边人少,公园收门票,很多游客就没去。”陆宝兴于是转到东滩湿地卖,为此还向湿地管理处交了管理费。

  陆宝兴卖的螃蟹28元一斤,比崇明市场的贵,他笑着说:“是卖给上海游客的。”

  更多的本地人则是失望。崇明人郭伟平说:“人来了那么多,但崇明老百姓没得到多少实惠,来消费的不多,有的还丢了很多垃圾。”在东滩、西沙两处,早报记者都见到一些垃圾浮在水面,管理人员来不及清理的情况。

  游客数量的“井喷”发展,迅速给崇明许多景点带来了停车难、就餐难、如厕难和行车难问题。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新增停车场、引入快餐车、加建临时厕所等措施,缓解存在的问题。

  一名驴友网上发帖感慨说,星期六早上8点多,去湿地的路已经堵得一塌糊涂了!(那里的路很窄,都是单行道,旁边还有不少农民在卖橘子,车子开得非常龟速)。快开到的时候路边还有人在送大白菜,一问,原来是他的田马上要被现压成停车场了,车子已经多得停不过来了……然后再抬头一看,果然,压土机和砖头就在旁边等着。

  交通是压力最大的部门之一。在申崇线公交车站工作的陈斌负责在乘客返回浦东前清点人数。他从来没有如此忙碌,每天重复数数将近5000次,“就是从1数到二十几,每来一辆车,就重新数。”上周末,车站的日均客流接近2万人。

  汹涌而来的客流,远远超出了崇明的预计。崇明旅游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称,隧桥开通前,有关部门曾委托零点调查调研,显示有三分之二的上海市区人未曾到过崇明。参考扬州大桥、杭州湾大桥的人流后,崇明预计隧桥开通后两个月,会有60万至80万游客探访崇明,配套设施也是基于此数字所建。

  结果,大桥开通仅半个月,游客人次已突破64万。

  引资的悖论

  高端游项目建好之前,如何处理井喷的客流是眼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资金和政策的缺失,这是崇明旅游短期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为了吸引高端游客,崇明也在计划建设一系列休闲娱乐项目:自行车公园,马球公园和高档酒店等。大桥通车前几年,这些项目一直在规划和招商之中,但进展缓慢。“没办法,崇明财政紧张,没这么多钱自己建。”一位崇明官员这样说。2008年上海各区县人均GDP排行榜上,崇明位列19个区县最后一位,大型建设主要依靠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崇明一直希望通过招商,吸引企业共同建设高端旅游项目,但在长江隧桥真正建成之前,企业们的热情并不高。

  “这些高端项目一直都在讨论,但是崇明本身的经济确实一般,也没有什么政策,讨论比较多,行动比较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旅游系教授夏林根就曾参与过崇明旅游研讨会。

  长江隧桥通车之后,崇明的几个高端旅游项目的建设和资金引入的瓶颈正在消除。预计到明年,几个适合高端商务人士休闲的项目就将在陈家镇建成。“现在还不好对外公开说,到时候大家看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崇明官员这样说。

  但在高端游项目建设好之前,如何处理现在爆发的客流是眼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大量客流涌向东滩、西沙等免费场所。浦东某旅行社负责人陆夏青称,就崇明旅游而言,旅行社推出的一日游比其他项目火爆很多,人数多出近600人次。“一日游价格比较便宜,但都是去免费的地方。”陆夏青透露。

  一位旅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崇明旅游“井喷”的背后存在着利益驱动。由于西沙湿地、东滩湿地和崇明博物馆三个景点免费,一些组织者嗅到商机,推出超低价“45元”崇明一日游线路,招徕对象主要是有闲的中老年人。

  不要看45元的团费价格很低,组织者的利润空间却不小。这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租借一辆50座左右的大巴士,日租金在1000元左右,往返过桥费150元,导游费200元,景点免票,午餐自理——也就是说,一个50人左右的一日游旅行团的成本不会超过1500元,而他收到的团费却有2250元,一辆车的净利润达750元。

  有专家认为,隧桥通车引发的崇明热不会持续很久,其带来的一些混乱和生态问题,是崇明目前发展旅游难以避免的代价和阵痛,不会给崇明生态带来根本性的破坏。

  而下周,崇明也将召集相关部门,商讨限流、收费等一系列问题。现在,政府面临的是一系列政策难题。崇明旅游局负责人无奈地称:“西沙湿地是较新的景点,旁边的基本农田又不好动,还有一系列的手续办理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没来得及兴建设施。”据称,相关部门正考虑将西沙和明珠湖合并成一个景区,统一收费,但这需要走一个不短的流程。至于东滩,该负责人透露,崇明旅游局暂时无权对其进行管理。

  高端人流尚未来到,总人流居高不下,现在的崇明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

  “崇明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搞高端旅游,长期这样会损伤崇明的品牌,”夏林根说,现在崇明需要迅速反应,趁旅游热度尚在,抓好未来旅游项目的建设,“要想把一个地方的旅游搞好,困难很大,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完善。”

  对客流估计不准加上一些失误,使崇明在迎接游客热潮时处于被动。

  不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上海市政府的重视。日前,上海市旅游局以公文形式作出重要提示,要求旅行社双休日期间严格控制组团,“在保证游客满意度的前提下,促进崇明旅游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应部分采访人要求,文中一些署名为化名。)

  专家认为,隧桥通车引发的崇明热不会持续很久,其带来的一些混乱和生态问题,是崇明目前发展旅游难以避免的代价和阵痛,不会给崇明生态带来根本性的破坏。

  崇明旅游该怎么办

  东方早报记者 李伟 杨静

  10月31日,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崇明岛和上海大陆连成一片。隧桥开通半个月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里崇明接待游客64万人次,是去年崇明全年旅游人数的一半多。

  “井喷”客流大大超过崇明县有关部门先前的预期,如西沙湿地最初设定的游客承载量为每天5000至7000人次,但现在平均每天客流量达10000多人次。通车后最多的一天接待了8万人次游客,是隧桥开通前的26倍。

  数据看似令人鼓舞,但其实这些游客基本集中在西沙湿地、崇明县博物馆和东滩三个免费景点。

  与上述景点的客流“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平森林公园、前卫村等收费景点却门庭冷落,记者采访时曾发现,东平森林公园为应对客流而新建的600个车位的停车场上竟没有一辆车。

  据崇明旅游局初步统计,在长江隧桥通车后接待的全部游客中,老年人占了95%,他们往往跟着“45元”旅游团带着便当“零消费”游崇明。

  “崇明要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游,不适合搞人流量很大的旅游,要发展的是高端生态游。”长江隧桥开通前,崇明县委书记彭沉雷对早报记者强调说。

  事情的发展似乎完全背离了人们的憧憬,汹涌的人流带去的不是实在的消费,免费的景点已经不堪重负,游客的喧哗也完全打乱了崇明往日的宁静。一位多次带团去崇明的导游说,以往在西沙湿地和东滩湿地总能看到芦苇荡里栖息着候鸟,但现在看到的只有人了,游人不但吓走了候鸟,还留下了满地垃圾。

  随着隧桥的开通,崇明是不是真的陷入之前担心的“生态危机”?

  崇明旅游该怎么办?

  热潮退去后部分设施或遭废弃

  东方早报记者 李伟 杨静

  “这只是临时的热闹,不会太长久的。” 复旦大学旅游系教授夏林根说,当初杭州湾跨海大桥落成,一样也带来了旅游热,但仅持续了数月。

  这一点得到了导游刘蓉的肯定。半个月来,刘蓉经常带团到崇明旅游。“很多人都比较失望,唯一满意的是看到长江大桥。”刘蓉告诉记者,目前很多旅行社崇明游被预订到了12月,“但明年持续下去的可能性不大。”

  对崇明而言,这样的预测或许是坏消息。目前,许多针对游客人数超载的旅游设施正在建设。本周,崇明西沙湿地将增加50个厕所,湿地附近的育德村农家乐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明年3月开业,届时将增加近2000个餐位。一旦预测实现,人潮过去之后,这些旅游设施可能无用武之地。

  对此,复旦大学旅游系教授夏林根建议:“关键还是要抓住契机,把软硬件做好,才能让游客愿意再到崇明。”夏林根说,大桥的开通仅仅是“外因”,而树立旅游文化,构建休闲娱乐设施才是关键,“崇明搞高端旅游没问题,但关键是要有吸引高端人士的条件,高端人士不会因为你修了座桥就过去休闲娱乐。”

  “现在,连老百姓都觉得没意思,那怎么吸引高端人士?”夏林根坦言。

  进展缓慢,但崇明也确实在努力。记者了解,未来崇明岛的旅游将分为三大块内容:中部地区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生态村等将打造成大众化旅游线路;东部地区将以运动为特色,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建设中的自行车运动公园是亮点;西部以养生为主,打造成康体度假旅游中心。

1下一页

隧桥开通15天接待游客64万人 崇明游遭遇阵痛

旅游攻略提供的隧桥开通15天接待游客64万人 崇明游遭遇阵痛来自网络,若隧桥开通15天接待游客64万人 崇明游遭遇阵痛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