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上海建慢行交通体系严控城区边界无序扩张 > 正文

上海建慢行交通体系严控城区边界无序扩张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未来,搭乘轨道交通后,或许不用出站就能直达世博园区各栋楼宇。这是世博集团总裁丁浩在昨天举行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与实践研讨会”上介绍园区慢行交通体系时提及的信息。记者同时了解到,上海将实践生态现代化的表率,切实有效地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渗透到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城市综合系统的转型提升。上海还将严控中心城区边界无序扩张,促进中心城区、新城、小城镇的有机聚合。   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肖林在发言中指出,上海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规模的持续迅速膨胀后,对有限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愈加明显。特别是当前上海正处于城市功能提升和空间重构的深层变革中,伴随着城市化的成熟期、产业转型期,人口增长、空间蔓延、交通拥堵、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都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对此,他表示,上海将实践生态现代化的表率,遵循科学发展的要求,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融合,促进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清新宜人。申城将切实有效地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渗透到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制度安排、市民生活等方方面面,实现城市综合系统的转型提升。为了建设一个绿色生态的上海,申城也将严格控制中心城区边界无序扩张,促进中心城区、新城、小城镇的有机聚合,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布局。   多地拟建慢行交通体系   “上海的公共交通系统仍有提升空间。”   丹麦杨盖尔建筑事务所战略研究负责人克里斯蒂安说,根据其对长宁区的调查,行人通道易被机动车占道。商业娱乐场所也更多地考虑私家车的出行方便,而非为行人所设计。特别是84%的交通流量来自行人和自行车,可在街道分配中却把77%的空间留给了机动车。   事实上,以人为本的概念,正日益受各方重视。世博集团总裁丁浩就提出了“园区慢行交通体系”的概念。根据专项规划,园区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楼宇与楼宇之间的人行系统等问题,均有所考虑。“如果这一设计方案能够实施,就能避免陆家嘴楼与楼之间行走不便的问题。”他透露,今后园区将建地下空间。行人不出站,就可从轨道交通站点直通地上任一一栋建筑。同时,园区内各栋楼宇也通过廊道实现了串联。   长宁区副区长杲云也介绍,在该区绿色慢行交通体系建设中,娄山关路、遵义路、紫云西路等将成为三条示范路段。在这里,通过增加自行车道和步行停留区域、错位设置路边停车道等方式,公交体系将实现非机动车空间和公交空间的扩大,又不对机动车交通产生明显影响。   世博新建建筑100%绿色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低碳发展也是一大热点。丁浩披露,在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建设将就此展开实践。比如,园区内的新建建筑绿色建筑实施比例将达100%,室内环境达标率也要达100%,世博再开发地区的整体建筑节能率要高于65%。同时,新建建筑区域可再生能源及自然能源的利用率大于30%,节省淡水消耗15%以上,运营管理人员也可节省60%以上。   世博园区还将改建沪上生态家、城市未来馆、世博轴等3项科技示范工程,新建环球城市综合办公楼、B片区综合办公楼等2项新建科技示范工程。世博园区也将在后续开发中建设国家级城市最佳实践区低碳生态示范园区。

1下一页

上海建慢行交通体系严控城区边界无序扩张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建慢行交通体系严控城区边界无序扩张来自网络,若上海建慢行交通体系严控城区边界无序扩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