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距离春节还有两周时间,但“用工荒”已在快递、餐饮服务两大行业显现出来。记者走访发现,部分新生代外来务工者选择春节不回家,以寻求更好的工作和薪资福利;有些餐饮企业提前两个月找员工“谈话”,制定休假排班表;通过就业援助月,政府搭台推动本市就业困难人员填补用工缺口。
服务员走了 老板自己上菜
“服务员走了快三分之一了,上菜都要我自己来。”晚饭时段,广中西路上一家川菜馆的老板忙个不停。他告诉记者,店里员工超过七成来自外地,过年都要回家;早在元旦前就贴出招聘告示,也托老乡帮忙介绍过,但人手仍不够用。“只能要么缩短营业时间,要么少开几桌。”这位老板无奈地说。
记者了解到,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餐饮行业生意越来越红火,但服务员的缺口却在扩大。来自上海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近日餐饮服务员缺口已上升到15%-20%,与去年同期持平。
同样缺人的还有快递行业。记者从同城网站上发布的信息看到,不少快递企业登出“急招快递员”信息,月薪普遍在3000-5000元。因为担心快递不给力,不少淘宝商家也发出通告,本月中下旬陆续停止发货,待春节过后甚至是3月份才恢复正常。
新生代打工者愿“打工过年”
今天上午,上海职业介绍卢湾分中心的一场招聘会上人头攒动。记者注意到,前来应聘的绝大多数都是上海本地的求职者。求职者小张说,据他的经验,由于用人心切,用人单位开出的薪资也相对丰厚,“找找看有好机会年后就跳槽”。
在众多求职者中,记者碰到一位四川小伙吴俊,他刚与现场一家餐饮单位谈好服务员的工作,下周一开始上班。吴俊来上海打工已有三个年头,今年他和几个年轻同乡约定不回家过年。吴俊说,他此前在一家工厂工作,到年底工厂停工了,他想春节期间先找一份工作,如果做得好年后就不用再换了。
说到留在上海打工过年,吴俊说,一方面是工作上的原因,春节期间工作好找,并且加班费或者福利都好于平时。同时,也有回家成本的考虑,“车票不好买,不回家还能省不少钱,想回去再找其他时间。”
据一项网络调查,在新生代打工者中,有三成过年不回家,而是留下来继续工作。
企业应对:涨薪、柔性休假
年年春节都会遇到“用工荒”,一些企业也想出了应对之术,有的企业适当提高了薪资待遇。据了解,部分餐饮企业招聘服务员,将月薪提高了10%-15%。
不过,加薪对于企业来说,是有底线的。更多企业在留“心”上下足了功夫。一家快递公司的招聘人员说,每一位新晋员工都有10天的福利年假,满足了外地员工回家过年的愿望,但为了保证春节期间有足够人手,仍然设置了一定的门槛,“比如去年表现好的、休假没休满的,优先考虑休假”。
一家连锁餐饮企业则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摸底,找员工谈话了解各自的回家计划,采取“柔性休假”制度,安排有意愿春节留守的员工提前返乡早点回沪;在上海过年的,则组织员工吃年夜饭,搞联欢活动。该企业招聘专员表示,他们目前仍在招聘兼职人员,以弥补人手不足。
政府搭平台 “一招鲜” 就业困难人员“补缺”
留住员工是解决“用工荒”的一方面,但春节回家过年、探望父母,是中国人长久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优良传统。那岗位空缺谁来填补,企业如何继续正常运作?
上海各区县就业促进中心积极推进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一方面,转变就业困难人员的观念,提升职业技能,帮助他们上岗;另一方面,推动本市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上岗,有效填补部分农民工回乡过年的用工缺口。通过就业援助月“一招鲜”,有效缓解用工荒、就业难两个难题。
吴女士是个外来媳妇,随丈夫居住在普陀曹杨地区,“60后”的她一没有技能,二在年龄上也不占优势,家中的丈夫身体不好又没有工作。对于就业,她虽有强烈的渴望,但一直处处碰壁。就业援助员在排摸过程中发现了这一情况,对她进行了积极的岗前职业指导和帮扶。就业援助员发现她细心、肯吃苦的优点,于是推荐她参与育幼员的职业培训。最终,她成为了一名育婴师,不再为工作、吃饭问题而烦恼。
2012年,仅普陀区就有218名与吴女士情况相仿的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地在春节前的就业援助月活动中走上了岗位。用人单位也相应填补了部分空缺岗位,真正实现了“双赢”。
1下一页
〖上海春节前现用工荒新生代打工者愿“打工过年”〗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春节前现用工荒新生代打工者愿“打工过年”来自网络,若上海春节前现用工荒新生代打工者愿“打工过年”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