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上海对家庭养老给予政策支持 > 正文

上海对家庭养老给予政策支持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随着上海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各界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在本届两会上,就有不少委员提交了有关养老问题的提案。例如,委员姚俭建提议,在经适房、廉租屋等资源配置时,对于三代同堂家庭给予价格优惠和优先安排。更有不少委员提到了旧房改造中,考虑适老性改造的建议。   居家养老服务可分级   居家养老是委员们颇为关注的话题。姚俭建在提案中指出,要充分认识家庭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家庭养老的重要性,通过专项立法、舆论引导、服务提供,对家庭养老给予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夯实居家养老基础,推动老年护理保障计划,推广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在公积金方面推出敬老公积金计划,鼓励子女赡养老人的积极性,减轻其家庭负担。   同时,要强化失能照护,政府应尽快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财政投入要与老年照护的需要相匹配,护理队伍要专业化和职业化,正规护理床位至少应达到养老床位的1/4。   李惠萍委员建议可由民政部门通过调研,制定针对居家养老的分级管理和收费标准,并按市场规律定期调整。   合理规划养老机构布局   严燕韵委员着重提到,养老服务资源的平衡和加强适老性环境建设的问题。   严燕韵称,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移动,出现老年人或是集中居住在城市旧宅区,或是因动迁等原因居住到远郊,由此产生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而老年活动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实行按实际居住人口(含全年龄段)数配置,导致供给与需求难以匹配,出现部分资源使用效率不高,而部分社区资源浪费的现象。   严燕韵表示,从养老资源分布看,中心城区的养老院床位数、护理院床位数配置均远低于郊区县,而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市区高于郊区县。同时,老年人口人户分离加剧给养老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带来难题。   严燕韵提出,未来新建的养老机构的选址宜就近,置于社区内或附近,郊区置于乡镇,内设医疗服务诊所,集医疗与养老于一体;要依据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数量变化、空间分布及其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老年护理机构或床位数量,多元化发展护理型的养老院或老年护理院。   保障房考虑“适老性”   而在加快适老性环境的建设方面。严燕韵则认为,可以将“适老性”建筑标准纳入保障房建设。   提案中称,未来不少困难老人家庭将入住保障性住房。建立有利于居家养老的保障房建设和分配方式不仅对完善城市居家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通过政策示范,引导商品住房建设充分考虑老年人口的住房需求。   提案还强调,建议将“适老性”建筑标准纳入城市旧房改造,特别是助老电梯或楼梯无障碍助行设施的建设。而委员由文辉在《关于加快“老房造梯”的建议》提案中,也谈到了这一问题。   提案建议,希望将造梯工程分期分批纳入到政府旧改项目中实施,切实推进社区环境适老建设的民生工程。由于老的多层住宅没有电梯有其历史原因,目前的居民老年人和低收入者也较多,可以政策支持解决资金难题。 来源:东方网

1下一页

上海对家庭养老给予政策支持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对家庭养老给予政策支持来自网络,若上海对家庭养老给予政策支持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