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上海实现跨越的引擎 写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 > 正文

上海实现跨越的引擎 写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邓伟志,著名社会学家,他所居住的新福康里小区是旧区改造的典范。十多年来,邓伟志以社会学人的身份积极参与小区各项事务,推动居民社区自治,在他的带领下,小区内乱扔垃圾、乱停车的现象少了;晨练团队间的矛盾少了;外来居民和本地居民的关系和谐了;邻里文化交流活动多了……这个处于城市“大饼地段”的普通小区,多次在全国、市各项文明评比中榜上有名。   常有人问邓伟志,作为一名社会学大家,为什么总是乐于关注社区内的“芝麻小事”,他这样解释:“整个城市的精神,放诸微观而言,就是每个市民的精神风貌;而每个人的一言一行,累加起来也会折射出整个城市的精神状态”。当前,上海正大力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邓伟志说,作为一名社会学人,应当尽自己的绵力,动员每个身边人为铸实城市精神出力。   2007年5月召开的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在代表中共第八届上海市委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与时俱进地培育城市精神”,将城市精神表述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11年11月,中共上海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提出要结合上海历史文化积淀和现阶段发展实际,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寓所。城市的实力、活力和魅力,恰恰就体现在城市精神上,而市民素质则是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和基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那些培育出独特文化和精神气质的城市,往往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长期保持领先的地位。如纽约的“梦想和创造”,伦敦的“不屈不挠”,以及东京的“干练、优雅、合作”等。   一座城市的精神,正是一座城市的魂,使它们跻身于世界都市前列。如今,上海在培育发展自身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取向,让它们闪耀在城市的每个细节上,闪耀在每个人身上,而这最终也会为上海建成独具风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培育一座城市的“精气神”   城市精神,是推动城市持久发展、繁荣昌盛的灵魂。城市精神,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可塑性。培育具有上海特征的城市精神和价值取向,将有力地提升这座城市的品格和它的“精气神”。   市第九次党代会上,习近平同志在所作的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上海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城市精神,大力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新形象,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将上海城市精神正式表述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让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精神一振。今天的上海,正越来越紧密地和全国、和世界联系在一起。2010年世博会,上海人民对城市精神做了一次生动诠释。长达184天的会期里,上海人民以最大的热情、尽最大的努力当好东道主,保证了园区运行平稳有序、城市交通安全顺畅、市容环境整洁美观、服务保障优质高效,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做出了不懈努力,也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精神的内涵。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弘扬城市精神的关键所在。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2011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上,市委书记俞正声提出,要结合上海历史文化积淀和现阶段发展实际,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   “八字价值取向”的提出,在上海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民主和法治是公正的基础。2011年8月,上海完成历史上最为全面的一次“红头文件”清理。上海市政府还作出规定,今后所有规范性文件都要明确规定有效期,否则有效期默认为5年;怀着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上海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着力解决外来人口导入形成的“新二元结构”问题;守规矩、讲诚信、负责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更是成为许多上海人的自觉行动……   工作生活,这儿更有人情味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是落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品格和风貌。   城以才兴。2010年至2020年的《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把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从“国内人才高地”提升到“国际人才高地”。目标升级的底气来自于近年来人才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目前,上海引进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人才340名,入选上海“千人计划”的人才310名;2005年启动的领军人才开发计划,至今共产生6批、707名上海领军人才;始于2011年的首席技师培养计划,前两批已选拔产生343名首席技师。   各方优秀人才的汇聚,让上海有了追求卓越的底气和能力,也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十一五”期间,上海人才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2011年,上海申请发明专利26165件,比2005年底增加15724件;获授权发明专利6867件,比2005年底增加4870件;获国家科技奖励58项,比2005年底增加12项;获上海市科技奖励298项,高新技术产值达6958亿元。   一座城市的包容和开放,不仅要取得本土居民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要得到那些外来生存者的认可。他们认可一座城市,不是看它的建筑有多美,而是看这儿的人美不美。作为一座移民城市,上海一向以浓厚的海派文化留住人心,如今,更多人选择留在上海,因为这儿更有人情味。这点,仅从每年沪上冒出的诸多平民英雄就能看出来。   周传金,这是最近媒体上“曝光率”很高的一个安徽小伙子,因为在上海“路见不平”勇斗窃贼而受伤,受助者是个来自南京的姑娘。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却在上海结下渊源,谱写了一个感人故事。受到关注的不仅是这两位当事人,更是上海这个有爱的传奇都市。周传金并非个案,在上海有太多太多的平民英雄为守护这座城市而“前赴后继”。“个体户”项全雄坚持二十余年徘徊在街头勇擒窃贼;外来务工者魏杰组织巡逻队七年不间断守护老宅安危;“630”上海旅行团,在新西兰救助遇险游客……尽管他们很草根,但这些小小平民英雄身上,却折射出了这座城市的大精神。   践行城市精神,党组织发挥主导作用   曾几何时,上海人总被人贴上“精明”、“爱计较”、“只管自家事”诸如此类的标签,时至今日,这样的标签早已淡去,“阿拉上海人”展现给世人的是更多的实力、活力和独特的魅力。   以世博会为契机,很多上海老百姓深刻领会到了“荣耀感和归属感”,在如今的“后世博时代”,更多的上海人自发主动地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践行城市精神,自觉地守护着这座城市对外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承诺。   就如同邓伟志所说的,“当每个人身上都闪起微弱的光芒,那这座城市将会五彩斑斓、活力四射”。   在此过程中,上海各级党组织发挥了主导和引领作用。居民明星榜、道德点平台、社区文明公约……地处南外滩的五里桥街道曾在社区管理方面多次获全国、市级荣誉,上海世博会期间,街道党工委将推进社区文明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让党员群众自觉担负起“做主人的责任”。如今,在街道党工委的号召下,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带领居民们在各自小区里推行居民文明公约,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形成公约,制约种种不文明言行,推动社区进行自治管理。同时,对于社区内涌现的好人好事及新动态,社区党工委也会定期召集居民交流,扬善避恶。   在中心城区静安,世博会之后,在广大党员的倡议下,全区开展了一场“弘扬城市精神,培育静安人价值取向”系列活动,在社区、企业、学校、青年中开展大讨论。开展区道德模范公众推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身边道德榜样的引领作用。如,静安寺街道启动“幸福百分百”惠民服务计划,发挥“同心家园”作用,让优秀的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认领惠民服务项目,实现党组织、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石二街道,连续多年评选“真情人物”,涌现了一大批好女婿、好媳妇、好丈夫、好妻子,为整个社区“和美家庭”建设奠定了基础。   而更多的基层党组织,则以丰富多彩、恒久长效的志愿服务活动,来践行城市精神,丰富职工和居民个体的精神色彩。同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渐入人心,也潜移默化着上海市民的举止言行。 来源:文汇报

1下一页

上海实现跨越的引擎 写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

本地资讯提供的上海实现跨越的引擎 写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来自网络,若上海实现跨越的引擎 写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