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生活 > 本地资讯 > 浦江两岸调整产业结构尝试新发展模式 > 正文

浦江两岸调整产业结构尝试新发展模式

www.kooaoo.com本地资讯
  浦江两岸新的开发集中体现了上海在保存浓厚的历史底蕴的同时,正调整产业结构,尝试新的发展模式,进行新的转型发展。浦江两岸还在继续新的开发,而上海经济转型也在继续深入发展。   今天如果你漫步在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全长85公里的浦江两岸的任何一段,可以说处处有风景。不光有外滩的万国建筑,有小陆家嘴(600663,股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有世博园区内中华艺术宫、梅塞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新地标,整个浦江两岸处处有绿、处处有草地,大自然的绿色成为美轮美奂的浦江两岸的底色。   根据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五年的开发使浦江两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浦江两岸还在继续开发,现在已经进入了全线开发的阶段。   浦江两岸85公里过去也并不荒芜,不过除了外滩一段是漂亮的万国建筑和少数江岸有农田之外,基本上是工厂、堆栈、码头和浅陋的民居。上海开埠以来,一百五六十年过去了,绝大部分的工厂、货栈、码头都显得破败陈旧,改造黄浦江两岸是势所必然。   黄浦江两岸改造的更重要意义,在于上海经济的转型发展,在于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于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如果说,那些陈旧的工厂、货栈和码头曾经是与十九世纪下半叶和整个二十世纪的上海工商经济相匹配的,那么拆除浦江两岸陈旧建筑之后建造的新景观就必须与二十一世纪的上海经济相吻合。   过去几年里,对黄浦江两岸原有的工厂、仓库、码头、民居进行了搬迁改造,腾出了约14平方公里的滨江空间,出让土地205公顷,建成682万平方米商办楼;动迁居民52358户,动迁企业3400户。这些举措,使得黄浦江沿线的货运功能逐步弱化,从而释放出岸线资源。   黄浦江两岸的岸线资源释放出之后,不仅建造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而且新建滨江绿地约597公顷,新增亲水岸线约20公里,世博公园、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南园公园、耀华地区滨江临时绿地、上海船厂地区滨江绿地、滨江森林公园、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等一批项目已相继建成并对公众开放;外滩滨水区、陆家嘴北滨江绿地也完成了综合改造,向市民展现出浦江两岸的崭新面貌。   浦江两岸新的开发还在继续进行,规划控制面积约74平方公里,涉及浦东、宝山、杨浦、虹口、黄浦、徐汇等几个行政区。焦点将集中在增加公共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具体来看,加快滨江公共空间建设的措施有:在浦东滨江地区,将全面启动滨江森林公园二期和杨浦大桥地区歇浦路-杨浦大桥、新华民生地块、南浦大桥地区中海地块公共空间建设。在黄浦江沿岸,进一步推进高标准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滨江区域的公共服务能力,保护沿江生态环。   黄浦江两岸新的开发,使浦江两岸在金融、航运以及文化休闲产业方面的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建设尤为突出,这里已集聚了全市四分之三以上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北外滩地区集聚航运服务相关企业超过3300家,多家航运业龙头企业总部、相关功能性机构及服务中介机构也相继落户。而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一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接待邮轮约200艘次,到访游客约19万人次;新十六铺码头等公共游船码头在2011年接待游客数量约320万人次。   浦江两岸新的开发集中体现了上海在保存浓厚的历史底蕴的同时,正调整产业结构,尝试新的发展模式,进行新的转型发展。浦江两岸还在继续新的开发,而上海经济转型也在继续深入发展。

1下一页

浦江两岸调整产业结构尝试新发展模式

本地资讯提供的浦江两岸调整产业结构尝试新发展模式来自网络,若浦江两岸调整产业结构尝试新发展模式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凡来源为“酷爱网”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转载时内容中请做上我们的链接。

查看更多 >> 本地资讯